? ? ? 本書獲得樊登讀書2018年度好書四連獎:受用戶喜愛的年度好書top3,年度書籍累計播放量top3,年度書籍累計分享量top3,年度書籍累計收藏量top3,榜單Quadrakill,是不是值得我再來聽一回「機智」「機智」
本書是在講兩種思維或者說兩種心態,固定型思維和成長型思維,首先我們根據自己的日常表現來對號入座一把「奮斗」「奮斗」
「1」固定型思維:相信自己的能力是不變的。表現:樂于證明自己的價值,愛生氣,覺得別人提意見是對自己的冒犯,抗挫差,做事講排場,喜歡把責任推給別人,喜歡秀自己此刻的狀態。
「2」成長型思維:人為自己的基本能力是通過努力來培養的。表現:有大局觀,可以面對丟臉與失敗,勇于嘗試,習慣從自身找原因等等
從這張思維導圖上也可以看到兩種思維的5個關鍵詞:客觀、機會、興奮點、努力、失敗
1.客觀:對自己的評價是否客觀,自大與自卑的評價都屬于固定型思維的范疇,只有正確的評價自己的,才是成長型思維
2.機會:獲得意外機會的感受,認為這是一個機會的,是成長型思維,而覺得排斥拒絕則為固定型思維
3.興奮點:腦波的不同,當分析正確答案更興奮時成長型思維,而對于宣布對錯更興奮則是固定型思維
4.努力:對努力的看法,認為努力是正確的事不怕被人知道自己的努力是成長型思維,而認為努力是件丟臉的事情,更愿意相信天分或者說愿意隱藏自己的努力展現自己的天分是固定型思維
5.失敗:對于失敗的定義,成長型思維的人將失敗看作一個行為,而固定型思維的人將失敗看作一個身份
? ? ? 樊登在讀書會的后半部分講述的就是這本書在不同方面的應用比如學習方面,培養員工方面,家庭婚姻方面,還有校園方面。
? ? ? 那我就聽完此書說幾點對我自己的啟示。對我來說我是個興趣比較廣泛的人,只不過廣泛的興趣很少得到堅持「汗」「汗」。當然身邊的朋友也大概知道我的這點吧,當我們一起討論新的一年的一些愿望和目標的時候,我就很一本正經的寫下了這樣幾條:1.參加瑜伽教練班2.學習化妝3.考心理咨詢師證4.考教師資格證5.學車6.學一門樂器(說來大部分還是以考證為目的,不過都是興趣使然)等等,馬上我就收到了負面反饋:“一個三十歲的人了怎么能做這樣的規劃呢,這不就是一個剛大學畢業有大把時間和精力可以揮霍的人的規劃?”雖然這個負面反饋我也是一番醒悟,但是并沒影響我的興趣,只不過這些興趣太多,又堅持比較困難,so一兩年過去了還是一件件慢慢踐行「尷尬」「尷尬」我只想說我是個有成長型思維的人,怎么就越說越尷尬了呢「捂臉」「捂臉」
? ? 除此之外,作為一名早幼教老師,我更看中的是培養孩子們的成長型思維,其實好多繪本也有提到,有時間再給大家推薦。跟孩子的語言也要格外注意,當你注重過程并具體的表揚孩子的閃光點,并提出有挑戰的要求時,更容易形成孩子的成長型思維,不要用固定的眼光看一個發展中的孩子,他只是撒了一次謊,并不是個騙子,他只是有時候管不住自己并不是個天生的搗蛋鬼。不給孩子貼標簽,這是教育工作者的共識。當孩子遇到了挫折、困難甚者是災難時,父母和老師一定要及時給予孩子幫助,此時的疏導會讓孩子更加愿意面對未來的挫折,建立自身的反脆弱性。而作為女人,那些對于女性的一些“職場忠告”:女人就是應該把更多的時間精力放在家庭上,不求你掙多少,能養活自己就行了。還有對于孕齡的女人更多的暗示反正你馬上要生育孩子也沒有必要在這個時間各種拼搏了,收收心,做些踏實的工作,舒服備孕就好了。這樣的踩剎車,這些我也視作固定型思維。就像在《向前一步》里我最有感觸的一句是:不要身還在,心已遠。
? ? 總計一下這本書還是會給我很多啟發和聯想的,得到共鳴的書我會把它視為一本好書,這個我會mark一下,放在愿望清單里,買不買看我下個月預算吧,反正這個月沒有啦「皺眉」「皺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