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里待的時間越長,便越是糾結,到底該不該回國。
想到幾年前,我也曾經(jīng)為到底出不出國而糾結了很長時間。
自從今年回國過年后回到這個陌生的國家以后,我已經(jīng)數(shù)不清有多少個夜晚,夢見自己在家里,或者夢見外婆,夢見家人。
我只記得,每一場相似的夢境里,我都感覺如此放松,仿佛被潔白的云朵溫柔的包圍,沒有煩惱和擔心,只有滿滿的安全感。
但是夢驚醒的那一瞬間,感受又是如此相似,一陣劇烈的心絞痛,幾乎讓我窒息過去。
緊接著又是一陣密不通風的悲傷,讓我瞬間抽泣。
到底什么時候能夠回家?
以前,我總是安慰自己,讀完書,畢業(yè)就好了,雖然留學生活很寂寞,但是忍一忍也就過去了。
但是,我畢業(yè)后才發(fā)現(xiàn),以前的自己想的太簡單。
年紀越大,只會越來越身不由己。
在這里逗留的時間越久,羈絆越多,你就會發(fā)現(xiàn),想要徹底離開,仿佛成了一個水中的明月,可望而不可及。
家人殷切的期望,國內環(huán)境的變化,越來越多因素積壓在自己身上,回國成了一件越來越遙遠的事情。
可是,明明這么不喜歡這個國家,為什么就是不回去呢?
可能我們都不能夠只為自己而活著吧。
看著國內的灰霾越來越嚴重,不自覺地把“生存”放在了第一位。
尤其是接觸到越來越多來自北京的移民,更是加深了對于這種身不由己的感受。
不記得在哪里看到過一句話:
“北京霧霾再大,可是有媽媽做的菜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