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脈這個話題,一直都覺得其實真的并不像平常說的多認識點厲害的人物就好了。不光是看的不少文章里的說法也是有著自己的看法的:所謂人脈,通俗點就是在什么時候能幫到自己的人,但是關系的本質是交換的——或者說,你只想著對方很牛,以后能幫到你,可是你在對方眼里是個什么樣的人你能用什么東西去換取別人的幫助?
既然對方是很厲害的人,那么一般的錢啊等物質之類的東西肯定看不上眼,能看上眼的你也拿不出來,雙方的懸殊擺在那里的。
我很喜歡一篇文章里的交朋友的方法,雖然那篇文章的主題跟人脈不沾邊,但是絕對是個攢人脈的好方法:去學習。可以是一個興趣愛好可以是一門學科可以是別的什么隨意都好,只要不是那種負面的,然后學的越深對所學的東西知道的越多,那么在學習那項事物的圈子里會有人主動問你很多東西的,因為大家知道看到了你在那方面是會的——重點來了,你不知道在學習那項事物的圈子里有什么人,沒準就碰到個在其他領域很牛的人物,而大家也是因為有個共同的學習事項而聚在一起的會有不少話題能聊的,這種聊天和交友的方式我個人認為比刻意的去結交大咖什么的更為有效的。
總覺得人脈是自己吸引過來的,自身能力達到了什么程度才會跟什么人有來往,才有進一步的可能將對方變成自己的人脈。都說鄧文迪是個精明得過分的女人,可我更為欽佩她自身強大的能力——她如果連英語六級都沒過,任她再精明再圓滑也結識不了默克多。
很多人過分強調了人脈的重要性,卻沒有意識到,比人脈更為重要的是自身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