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邊城》中的孤獨感? ? ?55班 吳倩
摘要:《邊城》一文通過湘西極富特色的自然景觀、民族風俗,以及翠翠、爺爺?shù)热宋锏那楦泻蜕睿宫F(xiàn)了獨特的湘西人情。清新的筆調(diào)下,《邊城》彌漫著淡淡的孤獨感。本文以孤獨感為話題,分析孤獨感的成因及文學(xué)價值。
關(guān)鍵詞:《邊城》沈從文孤獨感
“雨落個不止,溪面一片煙”,美好的景象,蘊含憂愁無限。孤獨的小城,孤獨的小屋,相依為命的翠翠和爺爺,茶峒大地上漾著孤獨的氛圍。
一、孤獨的茶峒人
茶峒城里的人們都具有美好的人性,但是都難逃悲劇的人生經(jīng)歷和結(jié)局。例如主人公翠翠,她單純清澈,活潑可愛,但她從小沒有父母,與年邁的爺爺相依為命。巨大的年齡差距如一道鴻溝,隔開了爺爺和翠翠的世界,再加上遠離熱鬧的小城生活,翠翠沒有像茶峒的其他孩子一樣的成長經(jīng)歷,這造成了翠翠的孤獨,也注定了悲劇的結(jié)局。翠翠沒有可以幫助她排憂解難的對象,她不敢直接向爺爺?shù)莱鰞?nèi)心想法,不敢回應(yīng)儺送的感情,總是被動地身不由己,最終導(dǎo)致三人的悲劇。
《邊城》中出現(xiàn)的茶峒人總是孤獨的,痛失愛女的爺爺、愛而不得的楊馬兵、孤獨出走的儺送,作者有意無意地為每個人物添上悲劇和孤獨色彩,傳達出茶峒人的孤獨,亦或是全體人類的孤獨之感。
二、孤獨的茶峒
沈從文筆下的茶峒是一個遠離俗世囂鬧的孤獨的地方。從文中的描述上可以知道茶峒是處于四川與湖南交界的一個地方,偏遠又尷尬的地理位置造成了這座小城的孤獨。交通阻塞、經(jīng)濟落后,不僅有自然傳統(tǒng),風光秀麗,更體現(xiàn)出與時代脫節(jié)的孤獨感。當看到端午節(jié)人們狂歡的慶祝場面時,我們會驚異于歷史的傳承,但同時也可以感覺到一種歷史在茶峒的停滯。新事物興起的城外世界與閉塞的茶峒城之間巨大的差異到底是難以逾越的。
當讀者閱讀一段段介紹茶峒的文字,可能會驚嘆于山清水秀、人情淳樸,可對這樣的小城,大多數(shù)人也僅僅停留于這樣的印象罷了,因為它離大家的生活太遠。茶峒,一座孤獨的城。
三、孤獨的作者
“一部作品總是必然地會帶有作者本人的烙印”(藍棣之)。在要么倒向傳統(tǒng),要么倒向西方的文人潮流中,沈從文始終是一個孤獨的探索者。正是這種孤獨造就了沈從文,使他保持深思、保持智慧,他充滿感情地寫作。
在《邊城》中,作者與嚴酷的現(xiàn)實保持距離,描摹一個孤獨的小城,傾注了作者對人性純粹與活力的贊頌與希望。
堅守孤獨,也是一種境界,像茶峒一樣美的境界。
參考文獻
1、《沈從文的寂寞》|汪曾祺
2、《真正的孤獨的求索者——論沈從文的思想價值》|張建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