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兒嫁給儉的時候,在當時小鎮來說,還蠻風光的。儉來自農村,儉實在,對冬兒好,冬兒喜歡,冬兒的父母卻不是很情愿這么婚事,心底希望女兒能幸福也就自然尊從了女兒的意愿,于是在結婚時大到家用電器小到盛米桶冬兒媽媽樣樣置全。(婚房是當時單位集資造的,按照條件冬兒可以參加,于是雙方父母各出資一半。)
儉沒結婚前住在公司里房改買下的小套里。父母住在鄉下三間老紅瓦房。儉的父母很勤儉,供儉哥哥上了大學,讓儉接替了老爸的工作,從此農轉非,成了非農業戶口。
儉和哥哥很孝順,知道心疼父母,于是決定給父母在鄉下的房子重新翻建下,沒想到老爺子堅決反對,說住得好好的動什么啊。儉說,這房子快成文物了,整個村子里都找不到第二家了。
老爺子是當過兵的人,固執起來不是一點點。怎么說也不心動,也不許兒子行動。他的理由是干么浪費錢在老房子上,以后你們誰也不會回來住。
可是,翻建房子的目的是為了讓他們老兩口住的舒服些,咋就不能接受呢?冬兒說,要不你們兩就住兒子家里,隨便你們住哪家,愿意住哪家就住哪家。老爺子搖頭,還是鄉下住得舒坦。
老房子翻建計劃在老爺子的固執下擱淺一年又一年。老房子越來越老,儉的父母也越來越老,可他們依然住在里面。
冬兒每次節假日回去看二老時都有種說不出的愧疚。兒子們車來車去,在城里住著上百萬的房子,公婆卻守著這三間破舊的老房子,過著他們自由的生活。
冬兒覺得特沒面子,覺得不孝。可老爺子卻呵呵說道,孝順,孝是一方面,順也是一方面,我們過的是我們想要的生活,等哪天真不能動了,自然會住到兒子家。面子是做給別人看的,里子才是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