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以后,我的身體出現了一些狀況。
開始是眼部抽搐,本以為是沒有休息好,過段時間就好了,沒想到的是,很快,我的左半邊臉整個都開始了不停地抽搐。
到醫院檢查后,我被告知患了面部痙攣。于是我想盡辦法,針灸、吃藥、打針……折騰了三年,非但沒有起到任何效果,反而越來越嚴重。
我慢慢地不敢外出逛街,不敢和朋友去吃飯,不敢出去拜訪客戶,不敢與同事和領導說話……變得越來越自卑,越來越敏感,總感覺自己背后有無數雙的眼睛在盯著我看、在議論我的臉。
我的內心備受煎熬,卻苦苦找尋不到出路。最終,和家人商量后,我決定做手術。2022年剛過完年,我就到武漢同濟醫院做了臉部手術。
原以為只是個小手術,不成想,醫生告訴我還要開顱。做開顱手術意味著,首先我要面對的就是各種不可預估的風險,其次就是我和家人要承擔龐大的手術費用。
我和老公都是工薪階層,收入也只是夠溫飽而已。為了讓我的孩子有一個更好的未來,當初我和老公掏空了家底,把孩子送去了私立學校讀書。因此,我和老公能拿出來的錢是少之又少。
思前想后,我們還是決定做這個手術。畢竟我還不到四十歲,我不想自己未來一直活在壓抑、自卑的狀態下。可是明顯,我和老公的錢根本就不夠手術費,于是我只好腆著臉向我的哥哥姐姐還有閨蜜們去借錢,終于我們湊足了這筆手術費用。
手術后,我的臉是好了,可我整個人的體質變得非常脆弱,頭發也大把大把地掉,走路不到百米就氣喘吁吁,而且我總是有種自己提早步入老年的感覺。
那時候還是新冠最肆虐的時候,我天天焦躁不安、恐懼害怕,我怕自己會被新冠感染,怕自己的身體更加虛弱,怕自己會提早……越擔心越焦慮,越焦慮越擔心。
我祈求自己能成為幸運兒,然而,我還是不能幸免地感染了新冠。每次發燒過后,我的左手就會持續性地發麻發木,還心慌氣短。我在網上查了一下,根據網上的推論,對號入座,我覺得自己大概是心臟出了問題。
于是我趕緊跑到醫院做檢查,可醫生說,我的心臟沒有問題。我不相信醫生說的話,要是沒有問題的話,我的身體為什么會出現這么多的癥狀。
于是,我開始不斷求證,到處問人,看西醫,吃中藥。可不管看了多少醫生,我的手還總是發麻。
老公感受到我每天的狀態,拉著我說:“你太過焦慮了!你的身體沒毛病,是你自己成天想得太多。如果你總是這樣,你的手術也就白做了。”
老公說的這些,我也認同,也告訴自己別想太多。可沒過兩天,我依舊吃不好睡不好。只要我躺在床上,腦袋里就會不停地在想:我要是半夜猝死了怎么辦?
不!我不能!我的兒子還沒有長大,我欠的錢都還沒有還完……
我越想睡,越睡不著,越睡不著,就越胡思亂想。
我身體上的問題似乎越來越多:我感覺自己成天頭暈,而且是天旋地轉地暈,坐都坐不起來,躺也躺不下。甚至我頭暈后又開始嘔吐,吃什么吐什么。甚至有時候,我睡到半夜就會突然驚醒,感覺自己的心臟、手腳都在不停地抽搐。漸漸地,我睡覺時也不敢閉眼睛。
我的情況越來越糟糕,我兒子在學校也生病了。將兒子接回家后,他還像小時候一樣特別黏我,睡覺也要躺在我身邊,不舒服的時候一直抱著我哭,邊哭邊叫媽媽。
陪在兒子身邊的兩天里,我的身體似乎沒有任何的不舒服。好像當時我的內心除了擔心兒子,看到兒子生病那么難受我也很難過外,我的身體再也沒有出現過頭暈心慌的癥狀,而且每天我都是想盡辦法地在照顧兒子,腦袋幾乎一沾枕頭就睡著了,根本不存在失眠和無法入睡的毛病。
我開始認真思考,我的身體到底是怎么了,是不是因為我平時將太多注意力,放在了自己身體上,所以放大了病痛,才讓我的整個人呈現出一種病態的樣子。
想明白后,我想試試,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去干其他事,自己的身體會不會好起來。最初,我強迫自己看書,有時候是文學書;靜不下心的時候,就找一些不費腦,并且搞笑的小說來看;有時候,我也去找一些中醫的書拿來研究;再或者實在靜不下來的時候我就寫作,瞎寫一通,想什么寫什么……慢慢地我發現,自己竟然能靜下心來看書了,還能一口氣寫出幾千字的“作文”了,我真是太高興了。
而且,此后,我不但對讀書寫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的身體也漸漸好了起來,以前的那些癥狀消失得無影無蹤,如同它們從來不曾在我身上出現過一樣。
現在的我,除了白天認真上班外,下班后,幾乎將所有的空閑都投入到了寫作中。我每天早上起來,還會跑步做運動,因為讀書寫作也需要一個好身體嘛。
你看,我身體上的疾病,原來都是因為焦慮引起的。
步入中年,面對生活中的一些不順,我們或多或少,都會焦慮。但是,你要是不懂得如何紓解,它就會慢慢地將后果反饋到你的身體上,讓你的身體越來越差。
如何化解自己內心的焦慮呢?
首先要做的就是轉移自己的注意力。當面對各種出現在我們生活中的問題時,我們不要怕,坦然面對,學會正視它,慢慢適應它,繼而再戰勝它!
其次,在我們焦慮時,可以嘗試多讀書,或是用寫作的方式傾訴,讓自己放松,從而明白:生活不只是煩惱,還有很多快樂!
最后,中年人的焦慮,都寫在了自己的身體上。善待自己的身體,不熬夜,不暴飲暴食,多運動,做一個身體和靈魂都在路上的人!
END
作者|周喜萍:一個熱愛生活,喜歡用細膩文字表達內心情感的中年女子。(庫小七站長學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