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樣的人才是真君子呢?其實《論語》早已經給了我們答案!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君子有自我反省、自立自強的特質,尋找自我的不足,從而改正缺點不斷進步。
而小人則從來不會檢討自己,總是把錯誤和責任推給別人,自己則永遠不會有進步。
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君子走投無路時,仍然堅持原則和底線;換了是小人,就胡作非為了。
君子固窮的模范就是那位“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的顏回了。
君子正如《孟子》所說:“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團結而不勾結,小人勾結而不團結。
君子無論和什么人交往都能以公正之心對待眾人,不拉幫結派;小人卻總是喜歡和自己相近的人結成小圈子,排斥異己,結黨營私。
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君子看重的是道義,而小人看重的卻是利益。
遇到問題或者面臨選擇,君子會首先以道義的標準去衡量;而小人首先想到的是如何獲利,這是君子和小人思考問題或者做選擇時的最大區別。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而不助長別人的惡處。小人則相反。
品德高尚的君子有仁愛之心,凡是別人的事情符合道義的,君子不僅樂見其成,更愿意力所能及地幫助別人達成美好的目標。但如果是不合道義的,君子一定不會為虎作倀。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對某一問題持有不同的看法,這是很常見的。君子能夠容忍不同的想法、意見,并且不會隱瞞自己的不同觀點,與人赤誠相見、肝膽相照。
但是,小人卻不是這樣,他們或是隱瞞自己的思想,或是根本就沒有自己的思想,習慣于在對問題的看法上迎合別人的心理、附和別人的言論,但在內心深處卻并不抱有一種和諧友善的態度。
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兩千多年前,孔子就教我們“主要看氣質”。君子氣定神閑,沒有驕矜之感;小人傲慢、自大,帶有攻擊性,充斥著驕矜的氣息。
人逢喜事精神爽,人遇壞事情緒低。這是人之本性,但也要注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君子心胸平坦寬廣,小人經常憂懼不安。心胸的寬廣與否是區分君子小人的標志之一,而心胸是否寬廣并非先天性的,需要靠后天的培養與自身的努力。
君子上達,小人下達
君子向上,通達仁義;小人向下,追求名利。
向上即是向善,不斷改正錯誤,追求道義;向下即是不知改過,不知修身養性,日見其頹廢。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向上走總是困難的,要付出很多努力;向下走很容易,但結果卻是毀掉了自己。
君子懷德,小人懷土
?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君子有高尚的道德,他們胸懷遠大、視野開闊,考慮的是國家和社會的事情;而小人則只知道小恩小惠。
君子和小人所思考與憂慮的東西都不一樣,所采取的行動自然也就不一樣,最終的結果更是天壤之別。
真君子:形容一個人是真正的品質高尚的人 。我們要時刻加強自己的道德和學問修養,爭取成為一位真正的君子。
喜歡請轉發!更多精彩請關注(路尋寫作創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