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兒個游覽了岳麓山,看了一下海拔,不高,才300米。但是,這里很出名。因為一個書院。岳麓書院。
回還曲折,兜了小半個圈子,從北大門到了南大門。旁邊湖南大學某某學院的名字,讓人分外有逛大學校園的感覺。實際上,也確實是在逛校園。因為都算是湖南大學的地界。
一個人字路口,毛爺爺昂然肅立,很有一種湖南人的精氣神。隨著百度地圖的指引,右轉,拐過一個彎,就到了這座千年學府。白墻黑瓦,青磚碧苔,無不蘊含著一種古樸與悠遠。
一扇題有岳麓詩文的屏風橫亙中堂,仿佛將這幽幽書院與滾滾紅塵隔絕,屏風之內,就已經是另一個世界。
轉過屏風,豁然開朗,岳麓書院的正門就此出現在眼前。“惟楚有材,于斯為盛”,同行的小伙伴感慨,這么大的口氣,也就此地能當得起了。確實,來到這里,真真不敢說自己有文化。
匾額高懸,楹聯掛柱,詩文漫壁,無不彰顯著這座千年學府深厚的文化底蘊,但是我更在意的是這里的意境。閉眼,去聽,去感受……風聲和緩,水聲潺潺,混合著山林的幽香,還有朗朗的讀書聲,一股寧謐會從心底涌出,漫上心頭,仿佛自己也融入了這片書院里,可以和千年先哲對話,可以覽百世風雨滄桑。身與心的洗禮,讓你不再是曾經的凡塵俗世中的自己。
坐看游魚怡然,靜觀山中云起。書院仿佛千年來就沒有變過,絲毫不見也曾經歷戰火、屢遭興廢的樣子。古木參天,藤蘿盈樹,一株不知名的小黃花粲然盛開。
伴著亭臺樓閣,壁影詩文,一間明亮的閣樓出現在眼前,門首書三個大字“屈子祠”。湘楚文化的源頭,盡在于此了。一曲離騷,成就千古之絕唱,引領千載之傳承,時至今日,早已融入了中華民族的英勇精魂。高風亮節,忠貞摯誠。這是我們永遠都不會忘記的名字,永遠都不會忘記的文化符號。
在攀上岳麓山頂的過程中,沿途有許多民國革命烈士的墳墓,黃興、蔡鍔、陳天華等都埋骨于此。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向著心中的信念奮斗終身,他們鑄就了革命救國的軍魂。
千年古岳,湖湘之魂,恰似那一株盛開的小黃花,一絲一縷,流傳至今,并且,還會生機勃勃的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