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書單,我選擇了日本文學這一類。按國界劃分文學類型其實應該是比較籠統的一種分法,但日本文學內在的統一性卻讓我們不可忽視,它們的內涵在某種程度上有共同的主線,畢竟整個社會背景環境總會或多或少地對很多事物產生相似的影響,文學也不例外。在這個六月,讀讀帶著物哀與唯美主義的書或許也是不錯的邂逅。
作者:巖井俊二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記得這本書的中文版序文是安妮寶貝寫的,她說,無論如何,它都像是緩慢滲出、靜水流深的清涼泉水一樣,是能讓人的心變得柔軟及澄澈的回溯。
巖井俊二本人對這部作品的評價是:雖然經歷了歲月的洗禮,但真摯的感悟沒有磨滅,生命是短暫的,而愛情是永恒的。
沒有太多的復雜,污穢和不安,這本書有的就是柔軟、細膩和干凈。故事里,自始至終都沒有出現過一封情書,但每一個微小的細節,都溢滿了無邪美麗的愛,純粹,不受一絲沾染。如果對這個沉重復雜的世界充滿了疲憊,建議你去看看這本簡單純粹的書,任何時候,我想我們還是需要極真極美的東西的吧,像一陣六月吹過臉龐的風,殘留著櫻花的淡淡清香。
真實的感情最終是和一切盛大無關的事。和幽深艱澀的宗教哲學無關。和堅不可摧的道德倫理無關。和瞬息萬變的世間萬物無關。也許僅僅就是白雪皚皚的群山之中一次淚流滿面的問候:你好嗎?我很好。
《情書》中對過去的追憶和有關生死的描繪都極具東方氣質,含蓄優美、感而不傷地表達了故事的主題——珍惜有限的生命和寶貴的愛情。
作者:東野圭吾
出版社:南海出版社
東野圭吾的長篇推理小說,也是"伽利略系列"的第三本小說,是東野圭吾的巔峰之作,是東野圭吾發表作品迄今被翻譯成最多語言的作品。
究竟愛一個人,可以愛到什么地步?究竟什么樣的邂逅,可以舍命不悔?邏輯的盡頭,不是理性與秩序的理想國,而是我用生命奉獻的愛情。百年一遇的數學天才石神,每天唯一的樂趣,便是去固定的便當店買午餐,只為看一眼在便當店做事的鄰居靖子。天才的愛情終究是與常人不一樣的吧,他愛靖子的方式,就是為她掩蓋一切殺人之實,用嚴密的邏輯與詭計盡自己最大所能去保護所愛之人,哪怕付出自己的生命也不惜。東野圭吾自己也曾說過:“這是我能想到最純粹的愛情,最好的詭計。”在我看來,在本格推理之外,這本書貫穿的兩條主線是愛情,“無戀之愛”與“無愛之戀”交織的純粹的愛情,石神說,我只是利用了那些自以為是的人的盲點。
這是一個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詭計。從推理小說誕生至今,所有的犯罪伎倆幾乎已經被無數作者所窮盡,即使是天才石神也無法用一個聞所未聞的詭計去隱藏真相。因此這個詭計也有著某些著名而古老的詭計的蹤跡,不過這仍然肯定是我迄今為止看到過的最完美的不在場詭計。
詭計,并不是這本書的核心,或許有人會一眼看穿。但全書讀畢,我感受到最多的是苦悶與平靜筆調下的不安,愛情如果承載的太多,就會成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作者:川端康成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雪國》川端康成獲諾貝爾文學獎之作,也是確立川端康成日本巔峰地位的代表作。
而關于這部作品的關鍵詞,往往是物哀、意識流、唯美主義、徒勞、虛幻等,其高超的藝術技巧絕非其他任何作品可企及,細膩,將精致追求到極致之感,完全經得起雕琢,這就是川端康成小說獨有的魅力。故事始終圍繞島村,駒子,葉子這幾個主要人物展開,而一切已不再重要,雪國已然消散,每個曾經留駐于此的人,只存有紀念的價值。
記得初看此書時,年紀尚小,對于很多作者想表達的東西往往領悟不夠,也許是的吧,好的作品,在人生的每個年齡段再讀的感受總會不同,歲月的沉淀和走過的路,會與作品結合碰撞出不一樣的潔晶,那才是我們真正得到的東西,而《雪國》值得。臻于極致的好作品不想多說,一如《雪國》中表現的“徒勞”,是物哀,是幽玄,千年的境界,千年的美。一切待到書我交融之時,所有濃霧都散去了。
作者:東野圭吾
出版社:南海出版社
如果說《嫌疑人x的獻身》是東野圭吾本格推理小說的巔峰之作,那么這本《名偵探的詛咒》就是他本格生涯的句點。從名偵探的守則篇開始,一度認為他不寫本格是因為守則里說的單純的不想重復以前的故事,一旦第一種模式出現,以后無論如何都是模仿。而讀完這本書,漸漸讀懂了他無奈的自白,作為告別本格的作品,字里行間無一不滲透出他對本格推理的深愛,比地球上任何人都愛。那為何他要放棄本格派小說而改寫社會派或其他類型的小說呢,原因可以在本書中找到解答。《名偵探的詛咒》封底中有東野圭吾這樣一句話—— “看了這部作品,也許很多人在想,東野圭吾是不是遠離本格推理?其實完全不是,不是不想寫本格了,是不能寫了,才是事實。”是的,也許身處其中的我們全然不覺,屬于本格推理的時代已漸漸逝去,不再符合現在的世界了。
東野殺死了天下一,告別了本格,在詛咒里,解放了本格的詛咒,復活了天下一。他舍棄不了本格,忘不掉本格,不敢面對自己最愛的本格而選擇了封印,最終,卻由自己親手解開了封印,這便是《名偵探的詛咒》中所寄托的無奈。
行走于社會派的東野圭吾在守則里放棄了本格,但是在詛咒中得到了救贖,心靈和壓抑的心情得到了釋懷,對于本格的看法則是他的自白。名偵探的守則與偵探篇成為東野轉型的重要印記。總之,作品本身的詭計和劇情都是相當出色的,不同于守則的諷刺,這本小說更像是東野的私小說,個人的自白書與感悟。如果可以的話,更推薦《名偵探的守則》與《名偵探的詛咒》兩本一起看,兩者構成了一個整體,更能讀出東野在其中的用意。

作者:北村薰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作為多次入圍直木獎的作家北村薰,在書的創作上卻顯得毫無野心。他在這本書中以淺顯易懂的文字,溫暖遲緩的筆調寫出了一個尋常人面對生活悲與喜,苦與樂的故事。千波作為這本書的主角,有如平常人一樣在經歷了突如其來的爆紅之后,卻發現自己罹患不治之癥,最終在好友牧子和美美的陪伴下重燃生存的勇氣。它沒有轟轟烈烈的愛情,沒有狗血的劇情,沒有大徹大悟的道理,有的只是平淡生活中的些許小事,卻都是構成了我們尋常人生活中的因素和事件。這是我們這個人人缺乏安全感的時代中少有的正能量故事。其中沒有哀怨,沒有悲嘆,雖然略帶悲傷,讀完卻感覺十分溫暖。讀完《漂逝的紙偶》,其精美的文字中洗脫了生命的沉重之感,令人在苦樂皆有的生活中迸發出一次會心微笑,漸漸覺出生活的甘美和人生的溫情,仿佛走在午后秋陽照耀的林陰小道上,一切都恬靜得剛剛好。

作者:芥川龍之介
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
芥川龍之介,也是日本文壇巔峰級作家。創作上既有浪漫主義特點,又具有現實主義傾向。《羅生門》是他的經典之作。作品情節新奇甚至詭異,以冷峻的文筆和簡潔有力的語言讓讀者關注到社會丑惡現象,這使得他的小說既具有高度的藝術性,又成為當時社會的縮影。
本書一共收錄了芥川龍之介的十三篇短篇小說,而第一篇《羅生門》描述的人性的善惡一念之間的轉變,以及人在不同環境放棄善的行為而從事惡的動作,無不讓人感到悲哀,其中所表現的批判性和黑暗性像一把利劍直插人們的心臟。
芥川龍之介在《羅生門》中表現的善惡轉換和惡的連鎖影響,深刻地反映了當時的日本社會。如果要了解并研究日本文學,芥川龍之介是不得不讀的一位作家,雖然讀的過程會感到無盡的壓抑與沉重,人性的陰郁隨之感發,但是其藝術成就卻是無可否認的。最終芥川龍之介也選擇了自殺,在其短暫的文學生涯中,未留下什么鴻篇大作,卻對東瀛文壇影響至深。

作者:紫式部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源氏物語》是一部日本古代文學名著,被世人稱之為日本小說的巔峰,可與中國的《紅樓夢》相比擬,開啟了日本“物哀”的時代。
由于篇幅巨制,閱讀其所需的精力和時間也是需要一定的付出,就算閱讀完全本也只是淺讀,畢竟經典之作是值得反復咀嚼的。《源氏物語》主要描寫的是宮廷生活,全書出現了四百多位人物,描寫了多段凄美的愛情故事。一部古典靜雅而又美麗哀婉的"言情小說"。《源氏物語》和《紅樓夢》是同類型的小說,紅樓描寫的宏大場景與人心鬼蜮的描寫遠勝物語,但是在人物塑造和情感描寫上,物語則要比紅樓更加深刻而接近真實。
如果有時間并且想深入了解日本文學的物哀與浪漫的唯美主義,推薦讀讀更深刻更普遍的感傷性的審美內涵的集大成者《源氏物語》,怨情之凄滲入骨中,雖然與風蕭蕭兮易水寒的豪氣不同,卻是楊柳岸曉風殘月,令人回味無窮。
作者:東野圭吾
出版社:南海出版社
《放學后》,當代日本長篇小說,日本著名作家東野圭吾的成名作。1985年,《放學后》以絕對優勢摘得日本推理小說界最重要的新人獎——江戶川亂步獎。正是《放學后》的成功,使他決心走上專職寫作的道路,在長期的寂寞與堅守后,走到今天的輝煌。
沒有辛辣的筆鋒,沒有久經風霜的滄桑感,用一種敘述詩般優雅的節奏緩緩地講述著這個女高中里的故事,初入塵世般的朦朧更加貼切小說的意境。在本書中,他關注人性、擅長轉折的特征已展露無遺。結構精巧細密,謎題設計出色,既有青春的歡笑與憂愁,也有人性的幽微與黑暗,從多角度直擊日本社會問題,更給人以警示:當美麗、純粹、真實的事物被破壞,重視的回憶和夢想被摧毀時,恨意便開始萌發,恣意蔓延開來……
- END -
歡迎各位留言補充更多優秀的日本文學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