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師答問》(39)
原創作者:李本聰?
怎樣處理好學校人際關系
問:我是新分來的老師,以前的在大學讀書的時候,主要涉及的是同學關系。現在我從學生變成了老師,身份變了,環境變了,人際關系也變了。請問李老師,我要怎樣來處理和校長、和同事、和學生、和學生家長的關系?
答:學校分配給你的工作,叫本職工作。譬如教語文,譬如教數學,譬如教英語。也就是說,備課、上課、批閱、輔導、班級管理,是你必須完成的工作任務。我們現在來問一個問題,這些任務是誰分給你的,表面上是教導處,實際上是校長。所以你把本職工作干好了,是對校長工作的最大支持,是對學校工作的最大支持,是和校長搞好關系的前提。這一點是當老師的根本,一定要把握住。一所學校,除了教育教學工作,還會有額外的事情,臨時性的工作需要教師做,很多時候無需每個教師來做,只需少部分教師來做。這是頗考驗人的,這些工作,安排給你做也可以,安排給同事做也可以。校長既然把任務分給了你,你一定要抱著校長是在考驗我,鍛煉我,我多做事,我就快成長這樣的心態。可能很多時候,這些事情是你不熟悉的,從沒做過的,但不要怕,擔起來再說。不懂就問,就拜校長為自己的老師,虛心向校長求教,做校長的學生。反正就是把工作干好,工作干好了,校長了解你,你了解校長,相互關系也就密切了。
為了教書育人的目標,大家才聚到一起來做同事。人在的地方,都會有矛盾。但教師之間不會有敵我矛盾,都是人民內部矛盾,雞毛蒜皮的小矛盾。只要互相理解,互諒互讓,寬容待人,態度溫和,大家就能很好地相處在一起。還有一點就是要學會互相關心,人幫人。課間休息在一處聊聊,問問所教班級的的學生情況;問問老師家孩子的學習情況;該學習的要向對方學習;對方取得成績,該贊許的要贊許;開車在前面,遇到堵車,打個電話給后面的同事,提醒請他繞繞道;對方生病了,發個短信慰問一下;對方要上公開課,主動問問,需不需要幫助制作課件什么的;撈到資料信息,互相通報一下,資源共享。能幫別人做件事,就幫別人做件事,不能幫了,幫句話也是可以的,幫份同情心不難。同事之間,不能在背后搬弄是非,這是大忌。地獄里的人是人整人,天堂里的人是人幫人。這樣做,你和同事的關系就處理好了。
要處理好和學生的關系,首先得記住三句話:有話好好說,有理好好講,有情好好表達。全國兩億多中小學生,為什么只有這幾十人被你教著,這就叫緣分。既然是緣分,除了珍惜還是珍惜。師道是有尊嚴的,但不要相信體罰可以解決一切問題。人是要靠人來影響的,人心的堡壘,最終還要靠人心去攻克。不要以為孩子小,你對他好,他是知道的,他會以某種方式來回報你;你對她不好,他也是記在心里的,他一樣要以某種方式來呈現給你看。師德是責任的別名,教室里的事情一地雞毛,你要用愛心把這些“雞毛”撿起來,妥善處理好,親密的師生關系也就在這個過程中建立起來了。
除非不得而已,不要隨便把學生家長請到學校來配合教育,那樣大家都會很沒面子,甚至結下梁子,同時也顯示了教師的黔驢技窮。不要把學生家長會開成告狀會,那簡直是教育的失敗,簡直是老師的無能。在學生家長會上,要說一句學生的不是,至少說他三句好話來做鋪墊。要求家長配合老師教育好孩子是對的,但配合不配合是由他們心理因素來決定的。一旦教師的語言讓家長感到不舒服,或是產生抵觸,尊嚴受到傷害,老師和學生家長的關系修復起來就不容易了。表面上聽你的,不等于實質上按照你的要求去做,問題從來就是這樣。
作者:李本聰,男,瀘西縣中樞鎮石洞小學教師,副高職稱。云南省特級教師。自幼患有小兒麻痹,坐輪椅上下班,擔任過21年小學副校長。先后在國家、省、州、縣級教育刊物上發表教研文章二百余篇。出版86萬字教育專著《做個愛思考的老師》。
“雁過留痕,風過留聲。”請留下一點痕跡唄,您的點贊、留言、想法都讓這個世界有了更多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