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 群體的時代
P 8
真正的歷史變革往往不是那些因為其巨大的場面讓我們驚訝的事情,造成文化變革的僅有的一個十分重要的變化是人民內心思想理念和信仰的變化。那些令人無法忘記的歷史事件只是人類思想不留痕跡的變化所造成的可預測的結果而已,之所以這種重大事件會這樣罕見,是因為使用人類世代傳承的思維結構是人類最穩定的因素。
人類思想轉變包含兩個因素,一是宗教、政治以及人類信仰的崩塌,二是現代科學和工業發展過程中所締造的一種群體的、新的生存和思想條件。
如今造就一個民族命運的地方在人們的心中而不是統治者的會議桌上。
科學從來沒有進入過這種精神上無政府的狀態,科學給我們展現的是真理或者是一些我們能夠把握的相關知識,從來沒有對我們許諾過和平與幸福,不會理會我們的感情和怨言,我們只能適用與科學一塊生存,因為無論什么力量都不能恢復他所毀滅掉的幻覺。
迄今為止,完全徹底地毀滅一個沒落的文明從來都是人們最明確的目標任務。
創造和領導文明的從來都是少數的知識貴族而不是群體,群體只是有強大的力量,他們的規律最終是要回到野蠻的階段。
從現實的眼光看,世界上所有的偉人,所有的宗教和帝國的締造者,所有的信徒和卓越的政治家,甚至是一些小團隊的小領導,都是自己沒有意識到的心理學家,他們對群體所表現出的性格的了解十分可靠,正是因為對這種性格的了解,他們才能輕而易舉的確定自己的主導地位。
一旦對群體心理的了解足夠多,你就能意識到法律和制度對他們的影響是多么不值一提,也就能明白除了別人強加給他們的意見之外,他們并不能堅持自己的意見。想要去驅使他們,不能依靠平等學上的原則,而要找到一些讓他們自己比較感興趣或者能蠱惑他們的事情。
探究人們行為的動機,就好像研究一種植物或者是礦物的屬性一樣具有樂趣。
第一卷 群全體心理
第一章群體的一般特征
一個心理群體所展現出的特點有以下幾點,不管構成這個群體的成員都有誰,他們的生活方式、工作、性情和智商是否一致,他們成為了群體這個實際情況就讓他們具備了一種全體心理,讓他們的情感思維和舉止變得與他們個體的情感、思維和舉止有很大區別。假如沒有成為這樣一個整體,一些嶄新的主意和情感在個人身上或許就不會出現,也不會變成個體的實質活動。
心理群體是有很多不一樣的物質因素構成的暫時局面,當他們組合在一起的時候,就像由于組合成一種全新的物質而形成的一個生機勃勃的細胞一樣,展現出的特性和耽擱細胞所行所具備的特性有很大區別。
在一個由人群組成的群體中所表現出來的,并不是那些構成因素的總和或者他們的平均值,而是如化學反應一般,本質上表現出的是基于新特點而形成的一種組合,而其所具備的特點更是完全不同于發生反應之前的那些物質的特點。
P23頁,
有意識個性的消失,無意識人格的崛起,思想和感情因暗示和傳染轉到一個相同的方向,以及很快把受暗示的思想轉變成為行動的趨勢,這些都是組成群體的個體所表現出的主要特點。由此這些群體中的個體已經變成一個不受自己意志操控的傀儡,而不再是自己。
群體中的個人不僅在行為舉止中同他本人有著本質上的區別,甚至在完全喪失自己的意識前,他的思維感情就已經發生了改變,這種改變會深深的烙印在人們的腦海中,讓守財奴變成揮霍著或者讓無神論者開始虔誠的信仰宗教。
總體上,群體的智商總是低于獨立的個人的,可是從情感思維和行為上看,群體相對于個人表現就很難說了,這取決于當時所處環境的好壞,取決于群體所能接受的暗示具有什么樣的品質。
第二章 群體的感情和道德觀
群體所具有的特征,如缺少理智、容易急躁、性格沖動、缺乏自己的主見與判斷、沒有批判精神、夸大感情等等。
第二章 群體的感情和道德觀
P28頁
一 群體的沖動、異變和急躁
群體大都受無意識因素的完全支配,所有行動主要是受脊髓、神經系統的作用,而非受大腦驅使,在這一點上群體和原始人似乎沒有什么區別。
群體不僅易變,而且還很沖動。當自己孤身一人的時候,心中不可能產生洗劫商鋪或者焚燒宮廷的想法,盡管它們非常誘人,可是當孤立的個人轉眼變成群體的一部分時,他會感覺到群體在人數上給他的一種力量感,是這些燒殺搶掠的念頭出現在他的腦海中,并且使他輕易地臣服于這種誘惑。此刻,那些令人望而生畏的重重困難也會瞬間摧毀。人類機體確實能產生巨大的、狂躁的激情,這就是愿望受阻的群體表現出來的心態。
二群體的易受暗示和輕信
當群體之中的個人開始對事實進行歪曲的時候,便是傳染性暗示過程的開始。就像耶路撒冷墻上的圣喬治一樣,他出現在十字軍面前時,在場的人首先感受到了他的存在,在相互暗示和傳染的影響下,一個人編造的神話就會馬上被所有人接受,歷史總是會發生這種群體產生幻覺的事件。
在群體幻覺的事件中,最初的人根據自己模糊的記憶產生的幻覺就是暗示的起點,當最初的幻覺得到大家認可時,這種暗示就會相互傳染。
P36
群體的觀察一般都是錯誤的,多數情況下它展現的是傳染過程中對同伴產生影響的個人的錯誤認知。
因此,歷史著作只能會被看成虛幻的產物。它們只是對觀察的并不準確的無根據記敘,其中摻雜著一些對分析結果的說明。這種寫作完全是浪費時間,如果歷史中沒有文學、藝術以及經典作品的記錄,我們對于歷史真相就無從知曉。
歷史除了會保留有關神話的記憶之外,其他留下來的少之又少。
三 群體情緒的夸張與簡單。
群體中的個人就像原始人一樣,因為不能分辨的很細致,往往把事情看成一個整體,看不到事件發展的過程。群體感情的夸張也受別的事實的影響,會變得不管何種情感,只要露出一個苗頭,通過暗示和傳染使這種情感迅速在群體中爆發,而它所明確指向的方向,就會有無窮的力量。
群體情感的憤怒,特別是發生在意志性群體里的憤怒,會由于責任感的極度缺失而發展壯大。
群體情感的夸張走向,往往會影響一些低劣的感情,這是野蠻人的本能經過基因選擇的殘留,孤立的個人害怕承擔責任,迫不得已對這種感情進行壓制,然而群體則不怕,所以群體容易做出這種殘酷的事情。
有人明確指出,觀眾要求舞臺上所有表演的英雄應該有在日常生活中缺乏的勇氣、道德和美好品質。英雄的形象總是在相互傳染之間品質慢慢被夸大了。
很早之前,就有人意識到在劇場里了解事物立場的重要性,這種觀點是肯定存在的,但它的原則和邏輯不存在相似的地方,能讓群眾能讓觀眾感動的藝術作品都不能免俗,然而他們也具有自己的特點。
四 群體的固執、蠻橫和守舊
群體具有的情感是單純的,卻又很極端,無論給予他們什么樣的建議、想法以及信念,他們要么照搬照抄,要么全盤否定,將其看作真理或者是謬論。
蠻橫和固執是所有群體的共有特征,只是強度有所不同,在這個時候,人的感情和思維的種族觀念就會被釋放出來。
群體經常反抗一些軟弱的人,并向強勢的君主低頭。
群體中,反抗和暴力行為的出現一直是很短暫的,群體一直被無意識的因素控制,所以很容易屈服于世俗的等級制,免不了因循守舊。
五 群體的道德
群體的整體道德水平不高,原因是我們每個人身上都隱藏著從原始社會延續下來的野蠻和暴力破壞的本能,所有人都不例外。單獨的個體想要在生活中釋放自己的本能是很危險的,可是只要他加入道德約束不強的群體組織中去,就會不斷去滿足自己的本能,因為他很清楚他不會受到懲罰。
群體可以無法無天,為非作歹、草菅人命,也可以表現出高尚的奉獻精神,舍己為人的和淡泊名利的精神,單獨的個體不可能具有極其崇高的精神。群體中的個體只是在無意識因素的影響下遵循著這些品質,但這不能影響全局。
第三章 群體的觀念、理性和想象力。
群體觀念分為兩類,一類是只會使個人或者單一理論沉迷的觀點一樣的,受環境限制的短暫觀念,另一類是受周邊環境、遺傳定律和公眾意見影響,極其穩定的基本觀念。
群體可以接受的方式是簡單明了的,因此經過徹底改造了的觀念特別容易通俗易懂。觀念的低俗化和簡單化是群體觀念的一般趨勢。無論多么高深或者偉大的觀念,只要適應了群體的智力水平并開始影響它,起高深或偉大的部分就會被完全磨蝕掉。
即使某種觀念在經過完全的改造后,可以被群體接受的時候,它也唯獨會在無意識領域形成某種情感-這需要漫長的時間才能形成影響。
當觀念深入群眾心中,根深蒂固時,它的威力不可抗拒,任何抵抗在他面前都是徒勞的,這個人盡皆知。
二 群體的理性
P52
迅速把具體事物普遍化,并且把彼此不同、只在表面上相似的事物放到一起是群體推理的特點。
這種論證的提供者也是了解如何控制群體的人,他們是唯一可以對群體產生影響的論證者。
三 群體的想象力
群體如同缺乏推理能力的人一樣,其形象化的想象力不僅特別敏感,而且十分強大活躍。
形象能夠打動的往往是那些只會形象思維的群體,群體的行為動機是形象,因為他們會被其吸引或者嚇住。
侵犯者的權力以及國家的威力就是以群體的想象力為基礎的,當領導群體的時候,更需要在這種想象力上作出努力。
不可以采取論證的方式來掌握影響群體想象力的本領,也就是說不能寄希望于智力或者是推理。不管是什么激發了群眾的想象力,其采取的方式無一例外是讓人吃驚的鮮明形象,并且未伴隨任何解釋,或者僅僅有幾個非比尋常或者不可思議的事例。
掌握了影響群眾想象力的藝術,那就掌握了統治他們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