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古稱“武陵”,別名“柳城”
常德有個柳葉湖,世界聞名,是中國城市第一湖,再有就是常德的市區主干道都以柳樹為主,所以稱為柳城。
常德是一個宜居城市,首先語言方面,本地話在湖南話中是算簡單易懂的,我作為一個別市的湖南人能聽懂百分之九十的話,連外省同學也能懂個七八成。所以經常在街上看到顧客說普通話,小商小販用常德話回答的有趣現象。
常德民謠曰:“不愿朝中為附馬,只要燉缽爐子咕咕嘎。”一種飲食文化及其風味特色,一定是特定的地理、氣候環境,特產條件和文化傳承的產物。在古代,常德屬于蠻荒之地。與外界相對閉塞,以及常德的氣候環境,人們的需要等因素的影響,使得常德缽子菜這種古老鼎食文化的遺風,與土著文化相融合發展形成的飲食方式,還能得以長期地流傳下來。
現如今城鄉百姓家中來了客人都要燉幾個缽,否則不成敬意,三朋四友小聚,不燉幾個缽不顯氣氛之熱烈。冬季爐火熊熊,缽內熱氣翻騰、香氣四溢,驅盡了嚴冬的寒氣。就是在烈日炎炎的盛夏,常德人的甑缽爐子照樣燉得熱氣騰騰,食者大汗一出,酣暢淋漓,胃口大開。
一個普通的缽子,燉出的是常德的味道、家鄉的溫暖!
常德自古就有“魚米之鄉”的美稱。得天獨厚的飲食資源,使常德的飲食在制作方法上自成一派,無論是燉、炒、鹵、炸、燴,還是蒸、烤、醉、炙、溜,都能體現濃厚的常德特色。與之相生相伴的飲食民諺、民謠和民歌,更俯拾皆是。它源于生活,揭示生活,通俗易懂,便于記憶,在沅澧兩岸廣為流傳。
常德早餐 ? 常德米粉
米粉絕對是常德人早餐首選,常德的津市米粉馳名全國,地道的口感和風味是其他地方模仿不來的,也成了外地人來體驗常德美食的首選。
常德零食 ? 鴨霸王、醬板鴨
都說常德人喜歡吃,善于吃,吃出了花樣,其實這話一點也不假,常德風光小吃鴨霸王已成為時尚美食一族。以香、麻、辣味為主,入口時不麻不辣,一旦停口時則余味香辣無比。即可食用活肉,也可食骨節間香髓,也可以將骨頭嚼碎,細品慢嘗,體驗“唇齒留香”。
據說醬板鴨最先是從泰國傳入了湖南,然后進入常德的,聰明的常德人在吸收了原來工藝的精華基礎上,根據常德人自身的口味,通過技術改良,推出了醬板干子、醬板口味蛇、醬板毛豆等系列,醬板系列在經過特制的鹵水浸泡,吃起來的那種感覺必叫終身難忘。
常德地方菜 ? 缽子菜
常德民謠曰:“不愿朝中為附馬,只要燉缽爐子咕咕嘎。”常德缽子菜產生的歷史,到目前雖然我們還無法考證,但一種飲食文化及其風味特色,卻是特定的地理、氣候環境,特產條件和文化傳承的產物。常德缽子后來還延伸出澧縣小缽缽等菜系。
崇尚土缽子的常德菜講究一個“熱”字,所以常德有“一熱三鮮”、“千燉豆腐萬燉魚”的諺語。辣是常德菜的又一特色,因此作料少不了生姜、大蒜和辣椒,但這些東西的刺激性太強,吃多了會讓人難受,一句“姜辣口、蒜辣心、辣椒辣到了做不得聲”諺語也就隨之應運而生。
常德地方菜 臨澧肥腸
澧缽子肥腸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據文獻記載:十七世紀中葉,李自成敗走九宮山,率部退至臨澧歇駕山,彈盡糧絕,士兵饑餓難耐,殺坐騎充饑。馬肉全部吃盡,剩得漫山遍野是馬腸子,當地饑民把馬腸子收拾起來,洗凈用大鍋煮熟,加香葉去其膻味,馬腸子變得香鮮無比,食時妙不可言。臨澧人繼承了這種做腸子的烹制技法,慢慢演變成肥腸的烹制方法,并進化到缽子肥腸。在石門、澧縣等地廣泛推廣,有蓋過臨澧的趨勢。
現在吃的臨澧缽子肥腸,是在常德缽子菜的基礎上加工改造而成,并增加了腸頭、豬頭肉等肉質原料,也在香料和烹制手段上進行了修改,成為常德地區的一種特色菜。
烹制肥腸先把鍋燒熱,放熟豬油燒六成熱,倒入肥腸炒數滾,加紹酒、醬油、精鹽、花椒、蔥結、姜片,再加腸頭肉和豬頭肉繼續炒,炒至熟色,肥肉中的油炸出,加雜骨湯,調味煮沸,小火煨至軟糯酥綿,用缽子盛裝出鍋。缽子口徑大深度小里邊上釉,上半部分裝菜,下半部分在爐子上燒烤,也有用小鐵鍋代替缽子,火使用煤球,肥腸在湯汁里悠悠的沸騰,香味飄散,肥腸炙熱不減,食客無法拒絕它的誘惑。
臨澧缽子肥腸比較辣,口味鮮嫩糯軟、甘甜爽口,嚼來綿遠回味,腸頭肉細嫩不油膩,豬頭肉柔軟清爽,在相互間遞著吃時更有味,越吃越辣,越吃越熱,但是吃時不覺得,吃完后大漢淋漓,渾身痛快無比。吃頓臨澧缽子肥腸,可以排除一次感冒,更是一種體驗。
常德地方菜 ? 黃金臺的豬腳
80年代初期,外婆制作豬腳的手藝,逐漸在家族里傳播,衍生成常德城里一大知名地方風味菜品。到80年代末期,匡家外婆在當時名不見經傳的一個叫“黃金臺”的背街小巷,正式開店。鼎盛時期,黃金臺整個一條街,大小排檔都是匡家外婆家的食客!長沙有伍姓豬腳,常德有黃金臺豬腳,不可不試。
清代美食家袁枚喜好加酒、秋油隔水蒸制的豬腳,號稱“神仙肉”,可見豬腳的美味自古流傳,“秋油”為何物?原來就是醬油。這家店的主廚師傅也許和袁枚有著同樣的嗜好,醬油味頗重,不是那種含蓄的醬油味,而是霸道的撲鼻而來的那種,至于喜不喜歡那就因人而異了。
總覺得,豬腳最重要的就是入口的那一份軟糯粘滑,太硬了,咬不動不好,太軟了,失去了那份韌勁也不好,這里的豬腳軟硬適中,皮和肥肉飽滿有彈性,瘦肉里能看到筋絡的交錯,一口下去,那誘人的香氣在口腔里開始鼓蕩。有時候咬到筋絡多的那一塊,它還要和你的齒間纏綿一會,不稍微用點勁,它不會乖乖的跳入你的口中的。
常德地方菜 ? 梅香鴨
常德人愛吃鴨,喜歡吃鴨,鴨子全身都是寶,每一個部位都被烹調成菜,端上飯桌,讓人細細品嘗,而用梅子當作料烹調鴨子,恐怕常德唯此一家。肉酥脆,色澤深褐,飄著陣陣梅香。肉不多,卻連骨頭都可以嚼斷。食客就是要品嘗連骨帶肉吃下的暢快感覺。在深色誘人的鴨肉之間,隱藏著為數不多的幾顆楊梅。鴨肉中有楊梅的香味,楊梅上又有鴨子的肉味,味味交疊,最終變成食客口中的一聲贊美。
常德地方菜 ? 渣辣椒炒土雞蛋
渣辣椒制作的方法同渣肉,材料是大米,紅辣椒,花椒。首先將大米和少許花椒放進鍋里炒香,乘出用破碎機打成米粉。紅辣椒洗凈瀝干水分,放進大木盆用鏟刀剁碎,將米粉倒入盆中,加鹽混勻,放進洗凈晾干的泡菜壇里,封壇。腌制5天左右就可以開壇食用了。強烈推薦這個,很香很好吃,尤其和土雞蛋炒制在一起非常下飯爽口。
常德地方菜 ? 紅煨漢壽甲魚
常德地方菜 ? 九子香辣蟹
常德地方菜 ? ?魚羊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