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們創造的數據,不該成為收割我們的工具
一百多年前,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指出:對資本的占有,讓一部分人可以剝削另一部分人,階級分化會日益加劇。
曾經承載平等自由夢想的互聯網沒有改變這種生產關系。互聯網越來越中心化。
互聯網上的數據,由所有網民共同創造。但是數據的創造者們并沒有充分享有這些數據的權益。你不能方便備份你的微信好友圈,也不能決定你的文章的分發權。在一些“智能分發”平臺上,他們用你的文章帶來的流量,搭配大數據精準投放的廣告,他們的網站上市了,并沒有分給你一分錢的收益。
Facebook的數據,Twitter上的數據,是每一個用戶創造的。但是Facebook和Twitter的分紅,與普通用戶沒有關系。相反的,Facebook甚至用這些數據去操縱大選,精準地強奸選民的信息選擇權。
網民創造的數據被巨頭們壟斷,成為他們收割數據創造者的資本。你網購的商品,有多大成分是互聯網巨頭廣告的成本?你看病的錢,是否也包括醫療搜索排名競價的開支?
www 的發明者 Tim Berners-Lee 說:www的設計初衷,是為了打造一個去中心化的互聯網,現在的互聯網變成中心化結構了,這不是技術問題,而是社會問題。
2、新的生產關系,讓我們的價值貢獻得以確認
設想一下,你是一位Quora的作者,在上面寫了很多優質帖子,為Quora引來很多流量,顯然你給Quora做出很多貢獻。但是一年之后,你離開了Quora,卻沒有得到任何貢獻證明和獎勵。
如果有一個基于區塊鏈而構建的Quora,你所有的貢獻都會被記錄,按照鏈的公開規則得到token獎勵,你離開的時候,依然擁有100萬個token,而這些token,你可以在流通市場上賣掉,當前的市場價價值一萬美元。
這兩種情況,你認為哪種更合理?你會選擇在哪個平臺寫作?
在傳統的生產關系下,你可能是一家企業或單位的雇員,遵守公司規定,接受上司指令,執行分配的任務,每天準時打卡,還可能面臨令人不快的辦公室文化。
但是在區塊鏈創作社區,你的工作時間是自由的,工作地點是自由的,工作方式也是自由的。沒有人規定你應該怎樣工作,區塊鏈會記錄你的貢獻。
我們強調價值,而不是強調成本。曹植七步成詩,我們不能因為詩的成本低而否定作品的價值。用最低的成本創造最大的價值,社區才能生存壯大。
3、通證經濟的新紀元
通證經濟、區塊鏈,都是新名詞。但是通證經濟的思想,卻有古老的淵源。你甚至可以這樣跟一個八十歲的中國文盲農民解釋通證和區塊鏈的基本思想:
通證,就是當年人民公社的工分。區塊鏈,就是把賬本復印幾百份,每人手里都有一份,這樣誰也沒法偷偷修改賬目。
人民公社時代,實行工分制。每個人的勞動,依照個人能力、承擔的任務、出工的時間、做出的貢獻,分別記錄為他本人的工分。不僅僅是下地勞動,在學校教書的民辦教師、記賬的會計、村里的赤腳醫生的勞動,都換算為工分。甚至收集到可以作為肥料的糞便,也記錄為工分。
工分代表你的貢獻。工分多的人,就是勞動模范。
工分是一種可以自由兌換的通證。你可以用工分換糧食、換衣服,也可以用工分給孩子交學費。
通證經濟,其實是在中國有深厚傳承、非常普及的一種思想,它曾是社會主義國家集體公有制的重要基石。
在互聯網和區塊鏈技術支持下,古老的通證經濟思想獲得了新生。曾經僅存于理想中的組織形態——分布式自治組織(Distribut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 DAO)得以實現。
由數學法則確定的法治,代替了不確定的人治。
這是價值導向的社區,按你的價值成果計算你應得的獎勵,杜絕出工卻不出力的濫竽充數。
那些引起轟動的爆款文,那些經得起時間檢驗的經典好文,都能得到更多的獎賞。速朽的文章,不如經典的有長期收益。
價值的認定,依照社區規則,由程序自動統計計算。統計的結果,是大眾的民主決定,而不是少數人的偏好。
在DAO寫作社區,通證獎勵分配給社區價值的創造者:寫作者、投資人、實現鏈技術的程序員、參與社區管理的人、節點資源的提供者、好文章的傳播者、優秀的點評者,以及所有對社區有貢獻的人。
社區創造的財富,不會被他人無償掠奪。社區不屬于任何個人或組織,而是社區成員共同擁有。
即使有一天,你的文章都隱藏了,你靠文章獲得的token依然在你的電子錢包中,那是你的勞動和才華創造的價值,它屬于你。
4、我們推崇多元價值
人類的價值是主觀的。人以群分、物以類聚,不同的群體有不同的價值觀。某個社群的普世價值,在另一個社群或許被視為洪水猛獸。
特立獨行的新思想,常被庸人們嘲笑,而傲立潮頭的先鋒社群卻會推崇之至。
我們不去審判別人的理念。我們的共識是:價值是多元的,思想是自由的。任何一種思想,任何一個作品,任何一個行為,只要世界上有一群人承認它的價值,它就應該得到肯定和獎勵。
你甚至可以打造一個自己的獨立APP,掛在鏈上。這是你自己的地盤,你就是某種價值理念的旗幟。
區塊鏈打造了跨越國家主權和意識形態傳遞價值的可能性。一條鏈上,可以掛上許多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不同語言的各不相同的獨立APP。每個國家政體都依法擁有有對本國境內的DAPP的管轄權。
內容通過DAPP發布、傳播,而價值通過鏈傳遞。正如世界上不同的電影院上映不同的電影,而門票收入都可以換為美元來流通。
魚,要到水里游;鷹,要到天上飛。它們占據大自然不同的生態位,但是他們都是生態圈價值的創造者。
5、通證時代的內容創作
以現在的技術和社會認知水平,很多東西還難以建立信息化的通證模型。
可以設想的是:最早實現通證經濟的,是發表在互聯網上的作品。無論是文章、代碼、視頻、圖片、音樂、電影……它們的共性是純粹的信息,可以直接在互聯網上發表和傳播。
你、我、他、她,都是互聯網內容的貢獻者,也是價值的創造者。今天讓我們共同創造一個這樣的區塊鏈社區,我們信奉:
價值的創造者,理當被記錄、認可和獎勵。你擁有的token,代表你對社區的貢獻。你在社區中的地位,與你的貢獻相關。作為貢獻證明的token,可以自由交易。
有憤世嫉俗者自以為洞悉了區塊鏈的本質,看多了一個又一個無法落地的空氣幣,用他們慣常的看穿一切的輕蔑態度嘲笑我們:難道你們不是圈錢以后就幣價歸零?
我借用王爾德的話回答:
cynic is a man who knows the price of everything and the value of nothing.
(一個憤世嫉俗的人知道所有東西的價格,不知道任何東西的價值。)
在我們之前,一個成功例子是Steem。Steem 已經給作者發了四千多萬美金的收益。它的幣值清零了么?當然沒有。那么,Steem的價值來自哪里?
Steem的價值,在于它打造了一個社區。在這個社區里,人們的影響力和支配力與他的貢獻相關,來自社區共識對你創造的價值的認可。
政治學上對權力的廣義定義,就是影響力和支配力。
權力的來源,不是靠世襲和身世,不是依靠強大黨派的競選,不是靠叢林原則的社會達爾文主義。沒有一個中心化的權力中心,所以你也不能靠行賄和收買獲得權力。
一切規則都是透明的。一切博弈都是起點公平的。即使是Facebook這樣掌控大數據的巨頭,也無法操控他人的影響力和支配力。
這就是我們夢寐以求的價值:公正、透明、平等、沒有層級式的賦權中心,人們因為被社區認可的貢獻而獲得影響力。
正如某些人為移民到另一個文化發達的城市愿意付出昂貴的代價,這就是社區的價值。
6、加入我們
親手參與打造這個社區所擁有的自豪感,更是難以用價格來衡量。
數字時代,互聯網社區不是虛擬的世界,它就是我們的真實生活。
面對一個我們認為不合理的現實社會,有些人逃避于游戲娛樂,有些人沉湎于毒品,有些人與現實勢力抗爭而頭破血流,有些人以佛系自居。
我們是積極的,要打造一個真實而符合我們心目中正義和公平理念的社區。你可以叫它烏托邦,可以叫它綠洲,可以叫它精神的避難所。但是對我們而言,這就是我們要的真實社會關系。
我們不是在顛覆人類社會的人文傳統,恰恰相反,我們要把不公正的互聯網社會的生產關系,改造為具有道德共識的社會關系,以滿足我們內心對公平和正義的渴望。
我再引用一句王爾德的語錄:"有些作品很有耐性,長時間以來也沒被人了解,原因是這些作品為一些還未有人提出的問題提供了答案。這些問題在答案出現了很久很久以后才出現。”
我們要做的,與其說是為了解決一個問題,更不如說我們面對區塊鏈這個偉大的作品,提出了一個它等待已久的問題。
作者:Carlos Jin —— 新加坡華人學者、Fountain項目發起人、Fountain Whitepaper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