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在理智之上的瘋狂將橫掃一切
硅谷傳奇人物埃隆·馬斯克(ElonMask)的傳記,系統講述了馬斯克從南非出生到成為目前硅谷最傳奇的企業家、夢想家的故事。
馬斯克人生經歷
馬斯克出生在南非,母親是美國人,跟隨外祖父來到南非。馬斯克的外祖父就是一個極愛冒險的“瘋子”,所以馬斯克體內也天生具有愛冒險的特性。小時候的馬斯克酷愛讀書,經常一個人陷入沉思,是天才式的神童,在12歲的時候就寫出了一個電子游戲代碼。
為了追逐更大的夢想,馬斯克17歲的時候(1988年)去加拿大投靠親戚,第二年(1989年)進入加拿大皇后大學學習,認識了女友賈斯汀(后來兩人結婚,并養育了5個子女,但最終還是離婚了)。大學期間,馬斯克“雄心勃勃,他學習商業課程,參加演講比賽,他標志性的專注和競爭力也始于那個時候,并一直延續至今”。
1992年,馬斯克獲得獎學金,轉學到了賓夕法尼亞大學,主修雙學位,先是沃頓商學院的經濟學學位,然后是物理學學士學位。馬斯克在賓大就顯示出了對太陽能的熱愛,在他畢業選擇職業的時候,雖然考慮過自己喜歡的游戲行業,但終究因為游戲行業無法給世界帶來多大影響而放棄。從始至終都有一些偉大的想法根植在馬斯克的腦海中,包括互聯網、可再生能源和太空探索。對于馬斯克來說,跌跌撞撞地闖進某個領域和有意為之是有明顯區別的。長期以來,他一直想讓世界知道,他和硅谷那些作坊式的創業者是不一樣的。他并不是在順應潮流,也不是為了發財,他是在追求一個整體的計劃。“我的確在大學期間就開始思考這些事情,”他說,“這不是事后編造出來的故事。我不想被看作一個新手,我不喜歡跟風和投機。我不是投資者。我喜歡把那些對于未來真正重要和有價值的技術,以某些方式變成現實。”
1994年,馬斯克來到硅谷實習,并徹底愛上了這里,1995年畢業,他來到斯坦福大學攻讀材料科學和物理學博士學位,但兩天后即輟學開始創業。他和表弟金巴爾創立了Zip2,一個類似于大眾點評的網站,在1999年賣給個人計算機制造商康柏(Compaq),馬斯克獲得2200萬美元的現金。出售Zip2之后,馬斯克緊接著創立了金融服務公司X.com,2000年和彼得蒂爾創建的Confinity合并,2001年馬斯克被擠掉CEO的位置,彼得蒂爾代替,公司改名PayPal。2002年,PayPal賣給eBay,馬斯克套現2.5億美元。
2001年初,埃隆·馬斯克還在PayPal期間就策劃了一個叫“火星綠洲”的項目,計劃在火星上建立一個小型實驗溫室,讓來自地球的農作物在火星的土壤里試著生長。但是之后埃隆·馬斯克發現,去俄羅斯宇航公司購買運載火箭的成本大大高出自行研發火箭的成本,于是埃隆·馬斯克于2002年6月成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出任首席執行官兼首席技術官,埃隆·馬斯克開始研究如何降低火箭發射成本,并計劃在未來實現火星移民,打造人類真正的太空文明。SpaceX于2006年發射“獵鷹1號”,但是爆炸了。2007年發射“獵鷹1號”再次爆炸。2008年8月“獵鷹1號”第三次發射再次失敗,SpaceX陷入絕境。面臨絕境,SpaceX于2008年9月進行了決定命運的第四次發射,終于成功。至此SpaceX開始走上正規,接到越來越多的訂單。
2003年7月1日,艾伯哈德和塔彭寧組建了特斯拉電動汽車公司,2004年,馬斯克以650萬美元的投資成為特斯拉最大的持股人和董事長。艾伯哈德出任CEO。2005年1月,特斯拉打造一輛原型汽車,后面由于研發進度緩慢,CEO艾伯哈德于2007年8月被降職為技術總裁,兩人關系破裂,當12月,艾伯哈德徹底離開了特斯拉,馬斯克實際掌握了特斯拉的大權。幾經波折,期間差點因為資金鏈斷裂而破產,特斯拉終于2008年生產出了Roadster,2012年推出ModelS,2015年推出ModelX,一步步走向了成功。
2006年馬斯克的表親們賴夫兄弟成立了一家名叫“太陽城”的公司,太陽城自己不生產太陽能板,而是向其他公司采購太陽能板,然后負責解決余下的所有環節。馬斯克幫他的表親們構思了一個業務模式:太陽城設計一套軟件,用來分析客戶當前的電費賬單、房子的地理位置和房子能夠接收到的太陽能總量,然后確定客戶家里安裝太陽能是否劃算。馬斯克還購買了太陽城公司大約1/3的股權,成為該公司的董事長和最大股東。2012年年后,太陽城已經成為美國國內最大的太陽能板安裝企業,當年太陽城掛牌上市,股價在幾個月內大幅攀升。至2014年,太陽城的市值已經接近70億美元。2016年11月17日特斯拉電動車收購太陽能,特斯拉轉型成為全球唯一垂直整合的能源公司,向客戶提供包括Powerwall能源墻、太陽能屋頂等端到端的清潔能源產品。2017年2月1日,特斯拉汽車公司(TeslaMotorsInc.)正式改名為特斯拉(TeslaInc.)。這意味著汽車不再是特斯拉的唯一業務。
2013年8月,馬斯克公布了“超級高鐵”計劃,并吸引了大批忠實信徒。作為一種全新運輸的方式,“超級高鐵”采用的是一種大型氣動管道,類似于辦公室發送郵件所用的管道。這個設施將由太陽能供電,能將相距一千英里以內的城市連接在一起。“洛杉磯到舊金山、紐約到華盛頓、紐約到波士頓,‘超級高鐵’適用于這樣的城市間交通運輸,”
書中一些感觸較深的片段
1、特斯拉高管奧康奈爾
奧康奈爾出身于波士頓一個愛爾蘭裔中產階級家庭,在達特茅斯學院取得了學士學位后,相繼在弗吉尼亞大學與西北大學凱洛格商學院進修,分別取得外交政策碩士學位與工商管理學碩士學位。由于蘇聯解體,奧康奈爾所學的東西沒有了用武之地,因此他決定轉而從商,成為一名公司管理顧問,相繼效力于麥肯世界集團(McCannEricksonWorldwide)、電揚廣告公司(YoungandRubicam)和埃森哲(Accenture),為可口可樂和AT&T(美國電話電報公司)這些大客戶提供管理咨詢。受到2001年世貿大廈恐怖襲擊事件影響,奧康奈爾決定在國家遭遇危機時盡己所能為自己的國家效力。當時奧康奈爾已年過三十,錯過了參軍的年紀,因此他想方設法尋找一份與國家安全相關的工作,最終成為美國主管政治和軍事的助理國務卿林肯·布倫菲爾(LincolnBloomfield)的總參謀長,負責從貿易談判到設立巴格達大使館的大小事務,奧康奈爾發現“每天清晨六點,最先出現在我辦公桌上的便是這份夜間公布的傷亡名單,上面記錄著陣亡人員信息和死亡原因。我捫心自問,覺得這一切太不可理喻了,為什么我們會陷入如此境地?我的困惑不安不僅僅來自伊拉克戰爭,更來自于當時的中東局勢,為什么我們每每為中東不惜代價地投入大量資源?”奧康奈爾最后得出這個毫無懸念的結論:石油。奧康奈爾越是了解美國對石油輸出國的依賴,他越感到失望和沮喪。奧康奈爾說:“我的客戶基本上都是戰斗指揮官——拉丁美洲和中央司令部負責人。我在跟他們溝通的過程中發現,即使在和平時期,我們在以石油為中心的經濟路線上也投入了大量資源。”此時,奧康奈爾做出了理性的判斷,他認為只有徹底地扭轉這個格局才能保障國家和后代的利益。(此時他兒子剛出生不久。)奧康奈爾深入了解了風能和太行能行業,以及傳統汽車行業,他不認為這些行業在短期內會有改變局面的能力。通過主動聯系,奧康奈爾進入了他看好的特斯拉,后來幫助特斯拉拿到了能源部的貸款,幫助特斯拉渡過了最難熬的日子。
注:奧康奈爾了解到是因為石油,美國才陷入戰爭的泥潭之后,就開始尋找跟新能源有關的工作,最終進入特斯拉。奧康奈爾是跟馬斯克一樣的人,他們思考問題的起點是這個世界的本質,而更加令人佩服的是,一旦他們找到了這個本質,就會毫不猶豫的去做跟這個本質相關的工作,他們絕對相信自己,而且有堅韌不拔的毅力去堅持,直到成功。
2、馬斯克的工作風格
SpaceX的做事原則是全情投入你的工作并把事情搞定。等待指導或詳細指示的人將會舉步維艱。習慣得到反饋意見的員工也是一樣。而最嚴重的錯誤,就是告訴馬斯克他的要求是無法實現的。
“如果我們在你前進的道路上堆滿了屎,你就必須把屎給吃了!這種方式不被其他地方廣泛接受,但這里是SpaceX。”
3、馬斯克商業帝國的邏輯
太陽城也是馬斯克的統一場理論中的核心部分。他的所有業務在短期和長期來看都是相互關聯的。特斯拉負責制造電池組,太陽城負責銷售給終端客戶。太陽城負責向特斯拉的充電站供應太陽能板,幫助特斯拉向司機提供免費充電服務。最新制造的特斯拉ModelS車主也都選擇了馬斯克那樣的生活方式,他們在家里安裝了太陽能板。特斯拉和SpaceX也采取互幫互助的策略。
馬斯克充滿激情地討論著汽車、太陽能板和電池,讓人忘了它們其實是很冷門的項目。他相信技術,認為技術能夠真正改善人類的生活。技術已經讓他名利雙收。盡管如此,馬斯克的終極目標依然是把人類變成一種跨越行星的物種。這個想法在很多人看來很愚蠢,但這無疑是馬斯克存在的理由。馬斯克已經確定,人類的生存取決于能否在另一個星球上建立殖民地,他將奉獻自己的一生來實現這一愿望。
埃隆對這種事是這么說的:你總是需要從一個問題的首要原則開始著手。它的物理本質是什么?需要花多少時間?需要花多少錢?我要做的話可以便宜多少?你需要一定程度的工程學和物理學知識來判斷什么是可能、有趣的。埃隆的不同尋常之處就在于他知道這一點,并且他還了解商業、組織、領導力和政府問題。
4、馬斯克關于人種的考慮
”聰明人應該至少維持他們的人口基數,”馬斯克說,“根據達爾文進化論,如果不能適者生存,那么很明顯,這不是一件好事。至少聰明人和蠢人的數量應該達到平衡。但如果每一代聰明人生的孩子越來越少,那可能也不是好事。我的意思是,歐洲、日本、俄羅斯和中國都將面臨人口問題。真實情況是,富裕人群、受教育水平較高的人群和無宗教信仰的人群普遍顯示出較低的生育率。我并不是說只有聰明的人才應該生孩子,我的意思是說,聰明的人也應該生孩子,他們至少應該維持人口更新率。事實是,我注意到很多真正聰明的女性只生了一個孩子,甚至沒有孩子,這讓人覺得:‘哎呀,這可不太好。’”
一些感悟
馬斯克是天才,也是瘋子,但他絕對是最理智、最清醒的人。面對一件事情,馬斯克永遠會從第一原理出發進行思考和推演,一旦推演出這個事情可行,他就會義無反顧的投身進去,用鋼鐵般的意志,去推動身邊所有的人,把事情完成。與其說馬斯克意志堅定,不如說是他的理智在支配者他的行動,他相信自己的判斷,相信第一原理,所以能夠在別人都退縮,都懷疑的時候,堅定不移的相信。SpaceX和特斯拉都從絕境中走向成功,跟馬斯克的這種特質不無關系。
馬斯克的三個公司(未來可能還有超級高鐵,還有無數新奇的項目),邏輯高度自洽,而最根本的,就是他相信要通過高科技,去改變人類目前遇到的能源、環境和地球生存危機的問題。這無疑是馬斯克從第一原理進行思考的結果。他不相信太陽能沒法高效利用,只是人類還沒找到更好的辦法而已,所以他要去改變;他不相信汽車就是要帶著笨重的發動機,消耗著大量的石油,污染著我們的環境,所以他要做電動車;他對人類蜷局在地球憂心忡忡,怕哪怕一個小小的宇宙危機就能讓人類整個種族滅絕,因此他要大力發展航空科技,要降低火箭發射成本,要把人類送到火星,去火星建立人類的新聚居地;他現在又不相信人類只能在路面上,依靠著已經發展了幾百年的軌道交通技術,去構筑人類未來的交通網絡,因此他提出“超級高鐵”設想,要徹底打破人們的固有思維模式,去創造一種嶄新的交通方式。這就是馬斯克,永遠不會循規蹈矩,他關心的只有一件事情,這個事情,從本質上,是否可行,如果可以,那為什么不去做呢?
馬斯克最讓人佩服的,還是他將想象轉化成實際產品的能力。他不單單是一個空想家,是一個技術天才,更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他能夠將自己的想法,通過企業組織化為現實,并取得巨大的成功,這是他之所以偉大的根本原因。我們很多人都會有很多想法,但是有能力、有魄力去實施自己的想法的,少之又少,而能夠在已經取得成功后,再次毫無保留的投入下一個創業項目的,更是少之又少。馬斯克面臨過很多次絕境,但從未被打倒,他的工作方法、用人之道、營銷之道,都是他成功的基石。所以,馬斯克就是鋼鐵俠,就是接近神的人物。
我們普通人,可能無法取得馬斯克這樣的成就,但是要學習馬斯克的第一原理思維方式,學習他堅強的意志,學習他將想法付諸實踐的并取得成功的智慧。最重要的,是要學習他知道自己的追求是什么,然后大膽去做,不畏艱難困苦,人生在世,橫豎都是一輩子,做點自己想做的,哪怕沒有成功,也可以無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