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邊放著室友分給我的半杯粥,嘴里嚼著熬爛的黑米,穿著大媽般的家居服,聽著窗外寒風呼嘯,在這個十月三號的長春,腦子里一萬個不愿意
不愿意什么呢
不愿意面對啊
不停地想著“真的好想逃避啊”“好想逃避啊”“好想逃避”,一邊打開了電腦,插上了電源,連上網,打開后臺,輸入法,打字。
在我戒除了美劇韓劇各種劇之后(不久前還瘋狂地從早上起來蓬頭垢面,然后一直看邪惡力量直到深夜又蓬頭垢面地睡去),感覺腦子真的清凈了不少,我逢人便告訴他這件大事。在這個無比浮躁的時間段(21世紀?)里,我深感不易。但是也并不難,考慮到我是個有著無比的就業壓力的21歲奔三的大齡女青年。
我是有點信,或者說,想要信“戒定慧”這一說法的。從字面意思就知道吧,戒之后有定,定之后就有慧,嗯,你會懂的。在我戒了劇之后,肯定是有了一點點智慧的,you known?回到正題,想想我們不想學習的時候,腦子里的小人兒嘴里叨叨的,肯定都是“我想要睡覺啊看劇啊看電影啊吃東西啊出去玩啊…”之類的,如果你的理性告訴你,當前最應當做的是學習,那么隱藏在你內心的,其實是想要借助你的欲望,來逃避學習這件事情。
現在我還是會有想看的劇,想看的電影,想玩的地方,但最想做的,還是找到工作。為此,我就不能去看停不下來的劇,耽誤進程的電影,不能去玩可推后去的地方。我要在此時此刻面對的,即便我感到無從下手,踏出了第一步,堅持面對第二步,就能等到神思閃現的時刻。
如果你有了要面對,不能逃避的認識,戒掉一些當你要做重要的事情的時候出現的,干擾的欲望(例如,聽歌),即便你還是想要逃避,你也已經知道什么行為是在逃避,而不是用你的本能欲望去欺騙自己,從而心安理得地避開眼前的困境。能清晰地認識到這一點,你的大腦自然會去衡量利弊(畢竟人是趨利避害的動物),相信這時你會做出更理性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