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冬天,北京,雪啊,一唱三喟嘆,未語淚先流啊。
去年起碼還是有幾場不正經的小雪,今年這簡直是耍流氓了。
預報昨晚(1月21日)夜里有降雪,我一晚上沒睡好,半夜起床好幾次先抓手機看墨跡,降雪概率30%,20%,小概率也會發生的嘛,畢竟天氣預報從來都不準,就趴窗戶上去看有沒有雪閃瞎我眼睛,然鵝并沒有,只黑漆漆一片。
墨跡還說了早上七八點鐘降雪概率50%,我心切切如故。
希望多大失望就多大!
這是什么鬼,勾搭了我一晚上,就這樣式的,就這,藍天白云,昨兒還是陰陰的貌似要下雪,全都是戲精,無言以對,生無可戀臉。
今冬的雪十分調皮,萬分任性,南北不分了,也是個傻雪,在大江之南玩的不亦樂乎,好不容易來北方了,單單繞過北京,屢屢爽約。
是的,全國都在瞞著北京下雪,不對,是撒歡兒的下雪,就在看著北京冷笑。這雪啊,廣東下云南下,云南下完蘇浙下,蘇浙下蘇浙下完川渝下,川渝下川渝下完魯豫下,魯豫下魯豫下著全國下,全國下全國下,全國都在曬雪景堆雪人,撒潑打雪仗,就是不帶北京玩兒。
北京這干冷干冷的啊,90天沒有有效降水,干燥流感肆虐像龍卷風,看著別人家的雪干瞪眼,拜了故宮神獸求雪,就差把氣象臺小編祭天了,總算遠京郊飄了幾星子雪,這可不叫初雪。
北京的初雪那是有著嚴格標準。
當全市20多個人工站中多于10個站點觀測到有降雪現象;或者城區5站均觀測到有降雪現象;或城區5站中有3個或以上站點觀測到降雪現象,且至少1個站降雪量超過0.1毫米時,這樣的降雪才可被定義為初雪。
好吧,說這次是真的算初雪,就21日深夜里悄么悄的飄了幾毛毛雪,反正我在大海淀沒看見,一丟丟一毛毛雪都沒看見,連朋友圈里也沒看見幾毛毛啊,但冷凍感挺真實的是,大降溫還不下雪,就是赤裸裸的耍流氓,我又能奈何,這磨人的小妖精,微笑臉。
北京,你這樣會被其他城市嘲笑的好嗎,你北平的名號會被遺忘埋沒的你曉得不,你瞅瞅人家,都下雪了,西安變成了長安,南京變成了金陵,洛陽變成了神都,蘇州變成了姑蘇,杭州變成了臨安。
北京啊,你知道不,撒哈拉沙漠都下雪了,好,遠的不說,隔壁天津也是正經的飄了雪,怎么說呢,我是不好意思說你了。
下雪才是冬天的儀式感啊,不下雪的冬天感覺是白過了。
很多事情只能下雪干,比如初雪適合表白,“天地初飄雪,人間共白頭”;
比如邀約也有了好借口,“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比如理所當然的放空自己,“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絕”,雪夜里或煮酒賞梅,圍爐夜話,或再讀紅樓,琉璃世界白雪紅梅。
只要有雪,都是純凈美好的。
帕慕克這樣描述過雪,“雪下得越大,人和人之間的距離就越小,它似乎蓋住了敵意、急躁和憤怒,使人與人更加接近。”
雪天里吧,就是天生的一種清寂安靜,返璞歸真,人心都寬闊了許多,就像木心說的,“不知原諒什么,誠覺世事盡可原諒”。
快下雪吧,我要在這雪地里撒點野,我要咯吱咯吱的踩雪打雪仗,我還要喝酒吃火鍋,我要去景山故宮天壇長城,我也想要走到白頭。
至此,我已經387天沒有看到雪了,一顆心還在切切的盼著,雪啊,這磨人的小妖精啊。
好吧,就用佛系心態來看待北京的雪,你來,我歡欣雀躍,你不來,我等著盼著。活在北京,偶爾的誰還沒有點佛系心態呢。
老鐵們,你們那里下雪了嗎?都怎么歡騰的,告訴我唄,讓我紅紅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