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喂養是指超過寶寶正常奶量喂養,過度喂養容易造成寶寶患小兒肥胖癥,小兒肥胖癥是由于能量攝入長期超過人體的消耗,使體內脂肪過度積聚,體重超過了一定范圍的營養障礙性疾病,肥胖不僅影響寶寶的健康,而且增加了成年時期肥胖及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脂血癥的患病和死亡風險。雖然孩子胖乎乎的很可愛,但是孩子不是越胖越好。
那如何避免過度喂養呢?關鍵在于能讀懂孩子的哭聲與訴求,了解寶寶的正常奶量,定期體檢觀察寶寶體格發育是否正常。
孩子一哭就喂是很多寶媽們的通病,尤其是晚上,一來心疼寶寶,生怕孩子沒吃飽;二來圖省事,尤其是母乳喂養的寶寶,一塞奶頭就不哭了。這樣非常容易造成寶寶過度喂養。
孩子出生之后的前三個月提倡按需哺乳,就是寶寶餓了就喂或者媽媽覺得奶脹了也可以喂奶。沒有次數和量的限制。從第四個月開始要逐漸過渡至定時定量哺乳。前四個月奶量大約是孩子體重的公斤數乘以130毫升每天。最多不超過1000毫升每天。如果寶寶的奶量超過150毫升每公斤體重或者每天奶量大于1200毫升以上就要擔心是否存在過度喂養的情況。
足月健康寶寶出生之后前三個月體重增長大約2-3斤每個月,如果前三個月每個月體重增加超過三斤,體格發育提示超重或者肥胖,就要擔心是否存在過度喂養的情況了。
當寶貝還不會說話時,他各種不舒服只能靠哭來訴求,往往新手媽咪們看見孩子哭,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孩子餓了,然后給孩子喂奶,特別是母乳喂養時,因為隨時隨地更方便,而寶寶在嘴被堵住奶頭后自然也就無法哭鬧了。
事實上,可能孩子尿了或者困了,累了,身體不舒服了,想要媽媽陪伴了,都會造成寶貝哭鬧,如果媽咪不分情況只是喂奶,很容易過度喂養。
我一直崇尚的“要想小兒安,三分饑與寒”,孩子吃個八分飽就可以了,現在孩子都不缺營養,更多的是營養過剩。
過度喂養很容易造成孩子消化不良
如果孩子水樣便,常帶有泡沫和綠色。嘔吐,吐奶不能用拍嗝所緩解。腹痛,伴有因腹痛或脹氣而哭鬧。體重不增或體重減輕。往往是過度喂養。
過度喂養會導致孩子肥胖
現在小胖墩特別多,很多就是嬰幼兒期間定下來的基調。
嬰兒期蛋白質攝入過多,會刺激類胰島素生長因子的分泌,刺激蛋白合成和細胞增殖,使肌肉和脂肪細胞增多。過度喂養使寶寶血清中瘦素濃度增高,導致下丘腦瘦素受體對瘦素的敏感性下降。當體內出現能量正平衡環境時,如青春期,就很容易發生肥胖。
避免過度喂養,媽咪可以這樣做:
定時定量定點
如果是配方奶,奶粉盒上都有根據孩子年齡對應的奶粉量,可參照那個量。母乳也盡量讓孩子定時定點吃,寶寶每天尿透6塊以上尿布,就表明奶量夠的。
另外盡量不用食物安慰、鼓勵嬰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