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點亮小燈泡
這節課由于本身實驗的原因不用怎么強調學生興趣就已經非常濃厚了。而這節課也是整個電路知識的基礎,學生需要知道小燈泡要順利工作需要完整的閉合回路。
聚焦:回顧電源有什么?手電筒的電源是什么?電池是怎樣讓燈泡發光的?
探索:認識小燈泡結構、了解功能,認識導線、干電池正負極,介紹人體安全電壓36V,干電池1.5V。發下實驗單,思考所有可能的連接方式,先猜想,再實驗,完成實驗單后再來領取器材。這學期讓孩子們先寫單子領器材,實驗進行就非常順利。 我們這學期沒有器材箱,找出來的實驗器材都是非常老舊的、簡陋的,我個人連電路時都很難讓小燈泡發光。但是我很驚喜的是,孩子們的成功率竟然非常高,12個組一般都能點亮七八組,最多的一個班點亮了10組,而且孩子們會主動去思考無法點亮的原因。
研討:孩子們一起總結點亮小燈泡的辦法,分析實驗中的問題,引出“回路”、“短路”、“斷路”。
2.3簡易電路
上一節課對電路形成一個基本的概念,那么這節課就是要正式認識電路了。知道完整的電路有哪些元件,會畫簡單電路圖。
聚焦:學生判斷上節課科學手冊上的電路圖是否會發光并且分析原因。順勢介紹電路連接圖的畫法。
在講電路元件的畫法我發現了以下問題:1.不知道開關、電源跟著導線方向變動;2.畫出凹凸的電路圖;3.自作主張把開關關了。具體如下圖;把元件畫在拐彎處。
后面3個是我發現的常見問題
經過展示多個學生化的電路圖,我們一起糾錯,一起強調要點,學生基本會畫簡單的電路圖了。
探索:錄制了一段視頻講解連接要點,學生根據電路圖、視頻指導,基本能正確安裝簡單電路。
研討已經融入在前面的內容中了,先把要點介紹完了,并且學生們也討論了哪些元件是電路中必不可少的。最后留下課后任務:如果讓你同時點亮2個小燈泡,怎么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