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結醞釀好幾天了,一直想寫點什么,卻又不知該從哪兒落筆,不知故事從何說起。但如果不寫點什么,不留下點文字痕跡,又心有不甘,總覺得對不住這幾縷的思緒。人啊,必須拿起筆記錄點什么,才不枉此生。
從未掰著手指算日子過天數,但時間也并沒有因此就對我寬恕過。還未曾察覺,我已經24歲了,已經開始渡過人生的第二個本命年了。想我12歲的時候還沒有這么多感概吧,只會盼著壓歲錢多一點兒,寒假作業少一點兒,學校開學晚一點兒吧。每個年齡段都有每個年齡段的煩惱,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的苦惱,這話說的一點都沒錯。只是,人活當下難自知。
前段時間過于煩躁,于是又把之前看過的書翻出來再重溫一遍。每當特別煩躁不安的時候都想再看一遍《平凡的世界》,自我感覺這本書對我有壓制性的治愈作用。但這本書被外甥借走了,只好把劉同的書翻出來再看一遍。看了幾頁便頗有感觸,以前看書是讀文字,現在看書是悟生活。于我而言,所有現實中難以與人訴說的心情與感觸,都能在書里找到共鳴得以釋懷。所以,看書也是一種自我解脫。
有時候也會靜下心來思考人生,會反思自己。我是個什么樣的人,我要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有些事情我做的對不對,有些事情我該怎么去做,但好像一直都沒有確定的答案。可能成年人的苦惱就在于自己已經不會像小時候那樣,有人手把手教你怎樣做,有人明確的告訴你對錯。可能所謂的成長就是現在,在摸爬滾打中思考和前進。畢竟小時候學到的東西已經對付不了現在的問題了,所以要成長。
學著接受現實也是成長的一部分,但我有時想逃離現實。那天早上我剛睜眼拿起手機就看到他們給我發信息說我科去世了,我不相信到處去驗證,但消息確實是真的。但我不想接受不想面對不想承認不想說話,我在被窩偷偷哭了很久還是很難過,哪怕現在依然難過。我無法接受從初中就喜歡的人就這么沒了,真的很殘忍。雖然素未謀面,但感情不減半分,有些人就像夜空中的星,這一生都注定無法觸碰只能抬頭仰望但也心甘情愿。可當這星墜落時,仰望者留下的是漫無邊際的黑暗和孤獨。
回顧以往,事情太多,想說的太少,畢竟不是每件事情都想清楚記得。過去不論對錯,一概不提;以后不論好壞,勇敢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