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中午一點多從白鹿鎮出發,到達海窩子古鎮。
這個古鎮之前都沒有聽說過,還是5號那天路過,遠遠地看到河邊堤壩上有幾個大字:海窩子古鎮。于是百度上一搜:古蜀國魚鳧建都于此、最長的古街...不錯嘛!怎么原來重來沒聽說過!
海窩子古鎮就在湔江邊上,附近沒有停車場,車子就停在江邊的馬路上。古鎮與湔江就像一把弓,古鎮街道是弦,彎彎的湔江是弓,古鎮的兩頭都在湔江邊上。
古鎮是一條長長的街,一長截是鹿坪街,過了戲臺子,就到了瞿上街。一共1.5公里,汽車不能進入。每隔幾百米,有一個橫街,汽車只能開到這個橫街上。街道只有四五米寬,一灣清澈的流水一會兒在街道的左邊,一會兒在街道的右邊,或緊或慢,從瞿上街到鹿坪街,一直流進湔江里。很多人家在流水的上面鋪上了青石板,種了各種花草,也有種了小蔥、辣椒、小白菜之類,雖是在秋日,依然綠意盎然,生機勃勃。大部分的商鋪比街道高了幾十公分,而且有一個廊沿,游客買東西,需要走上兩步臺階,走到屋檐底下去。
有各種小吃和點心。我們一邊走一邊吃。油糕有兩種,方形的糍粑油糕,是椒鹽味的,圓形的窩油糕,像一個小碗,里面包了紅豆沙,外面裹滿芝麻,油炸的,又香又甜,兩元一個,非常好吃。回頭的時候再去買,已經賣完啦!大寶小寶又買了新鮮玉米做的玉米饃饃,一個兩元,好大,兩人人都沒有吃完,我和爸爸分別幫他們吃了。看到賣涼面的,大寶又來上一碗。這兩天紅的小李子剛剛上市,古鎮上到處都是賣李子的,脆甜,略微有點酸,大家都喜歡吃,四塊錢一斤,買了兩大口袋。
在一家叫做幺食堂的飯館坐下吃飯,我已經完全吃不下了,喝了一碗湯作罷。點了血旺、肥腸這些四川人的最愛。
我們一路上逛過去,走到古鎮盡頭,也是在河邊。我讓老人孩子們在那里等我,我回頭去起點開車沿著河邊大道來接他們。結果他們不想等,于是一群人又掉頭重新逛了一遍古鎮。
這個古鎮最好的是依然住著普通的老百姓,而沒有完全的商業化。有戶人家在廊沿下搭了一個帳篷,帳篷里鋪著毯子,還有毛絨公仔,旁邊放著孩子的玩具車之類的,一個年輕的父親帶著孩子在廊沿下悠閑地玩耍。
一戶大的木門緊閉,只開了一個小門,一個滿天白發的老太太坐在門口看路人。
一家門口坐著兩個須發花白的老人,對坐著下象棋。象棋是一副很大顏色已經很深的木頭棋子和棋盤,大概包漿很厚了吧。我們逛過去的時候他們就在下,一個多小時后逛回來,他們還在下。
回頭的時候,在一個拐彎處,聽見旁邊院里里傳來呀呀的唱戲聲音。循聲找去,一大群人,一個阿姨在一個小小的用京劇臉譜屏風圍著一塊紅地毯上唱著,旁邊坐了五六個人,鑼、鼓、镲、嗩吶、嗩吶一應俱全,吹的吹,敲的敲,拉的拉、唱的唱,好不熱鬧!
這個古鎮真是值得再來一次,下次有時間,我要在這里住一個晚上,體驗這里的慢慢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