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15年畢業的投資小白來說,我不太愿意寫種大話題的文章,專業性不強,也提不上太多閱歷。只是從自己角度的觀察思考得出的一些結論。
2015年所有人都相信股市可以賺錢的時候,身邊的許多人都瘋狂的沖進股市淘金,泡沫迅速發酵,最終,股市一瀉千里,直到現在也沒有恢復當年的水平。
現在房市又讓我看到了當年的股市的影子,身邊的所有人都在考慮買房,沒有人不希望買房的。有錢的買了一套又在考慮第二套,沒有錢的,借錢首付還要貸款買房。三叔是做工程的小包工頭,八月份就排號買房,到現在房子還沒有買到手,即使并不好的樓盤,一開盤便搶購一空。
武漢2016年上半年房價飆升70%以上,這還只是一個二線城市的狀況,北上廣深更是一路上高歌猛漲。要不是國慶節期間各主要城市出臺限購政策,現在房價幾何可想而知。
我老媽沒有讀什么書,這些年一直在武漢務工,這幾個月催的最緊的就是找對象和買房。大部分年輕人情況都一樣,要么結婚需要買婚房,要么父母催著買房好找對象。在某種程度上,這是剛性需求,但是現在買房并不理智。
我現在買房不理智,也是基于幾個方面的原因,也許并不準確,至少也能說明一些問題。
第一,現在所有人都相信買房可以賺錢,大量資金和信貸推動了房價急劇上漲。當大部分人瘋狂進入樓市,和當年的股市又有什么不同呢?社會財富分布永遠都是二八定律,大部分人都賺錢并不符合經濟規律。
第二,在樓市如此瘋狂的情況下,建材市場一片狼藉。正常情況下,買了這么多房子應該都需要裝修的,建材市場應該水漲船高才對。為什么建材市場沒有應聲高漲呢?只有一種情況,就是大部分買的房子都沒有裝修,只是作為毛坯房放在那等升值。房子已經不是房子了,變成了投資品。
第三,買房貸款的杠桿原理。現在大部分人都是借貸買房,如果買一套可以全款,那他一定要貸款買兩套。假如房價一直上漲,我們當然可以享受杠桿帶來的紅利,得到更多的收益,因為不管房價漲多少,你要還的貸款是固定不變。但是,一旦房價下跌,你享受的杠桿紅利不僅不復存在,還會把你拖進深淵。沒有誰能保證房價一直上漲,你愿意冒這個風險嗎?
第四,房產大量閑置,許多地方都出現了空城鬼城。這些年房地產市場快速發展,各地新建樓盤如雨后春筍一般,除了一線城市,大部分地區的房產供求嚴重失衡。
第五,政府不管是基于經濟長遠發展還是社會穩定,都不太可能允許房價持續增長。現在的房價,對于普通人來說,可能需要兩代甚至三代人的積蓄才能買的起一套房,還要承擔巨額的負債。所有的資金全都變成了鋼筋水泥的不動產,這對于經濟長期發展百害而無一利。
以上這些只是這段時間自己觀察和了解得出的幾點結論,不一定正確,只是通過普通人的角度議論一些當前的樓市。如有任何批駁,請留言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