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說起讀書,最早接觸的書籍是金庸的武俠小說,他的“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曾經都是我的最愛。
小學時總愛往同學家里跑,因為他們家里有很多的書籍。雖說最早接觸武俠小說,但是對于只有課本上的故事可以看的我們,這些武俠小說就是讓我們獲取新知識的途徑。
正是因為看書癡迷,我曾經一度被老爸老媽稱為“書呆子”,他們甚至說過長大后如果成了呆子可如何生活?
我也有過一段捫心自問,會不會成為“呆子”的時期。因為癡迷武俠世界,曾經的我做過女俠夢,想成為一位擁有絕世武功,可以鋤強扶弱,幫助他人的女俠客,就像“紅拂女”。
也幸好是因為讀書,讓我在一本小小的故事會里否定了這個不切實際的女俠夢。
那本薄薄的故事會里講述了一個正義感十足的女孩子,學會了一身武功,她總想著幫助弱小,但是因為習武成癡,不愛學習,被惡人利用好心做了壞事。后來幸而遇到一位好心人才重新走回正道。
這個小故事,讓我明白不是每一個武俠夢都會實現,做人必須做一個正直的人,做一個有頭腦,可以明辨是非的人。
02
高中時期,當所有的人都在讀《紅與黑》和《復活》,以及《雙城記》等世界名著時,我卻沉迷于席慕容等臺灣作家的言情小說里。
記得高中時我還在宿舍里摸黑看小說,正是這段叛逆期,讓我的學習成績一落千丈。那個叛逆的年齡,總是要和自己的內心對著干。
明知道應該像其他同學那樣看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和《平凡的世界》,卻總要以“與眾不同”來作為逃避的理由。
那年高考的語文試題,現在想起來并不是特別難,多讀點有用的課外書就會提升很大的空間,但是處在青春叛逆期的我,將大部分時間浪費在言情小說的世界里,忽略了真實世界的殘酷。
03
第一次聽說,“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笔菑难郧樾≌f里看來的,直到多年之后的我才學會去查找它的真實出處。
這個簡單的舉動,卻是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等待過程。
自從加入了成悅讀書寫作會,我堅持每日讀書和記錄簡單的筆記,開始動腦筋去思考作者如何安排情節,為什么人物會出現在某個特定的地點,去尋找一個個感興趣的點。
“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字面意思是說紅袖添香,黃金滿堂,都是從多讀書開始。這句話的出處取自宋真宗趙恒的《勵學篇》。
一個古代帝王希望培養出更多對朝廷有用的人才,所以才會用這句話去激勵他人。
后來有人說這是當時的朝廷為了籠絡人心,才會將想法與詩句融為一體。
我的想法是不必去掛懷它究竟有多少種字面意思,讀書讓我學會去查閱資料,去歸根溯源地尋找一切未知的答案。
讀書的目的是讓我們可以去多多思考,不一定要執著于一個固定的答案。
04
比起顏如玉和黃金屋,現在的我更欣賞“讀書之樂何處尋?數點梅花天地心?!?/p>
冰天雪地,忘卻刺骨的寒冷,一個熱愛生活的人,對著點點梅花,尋找屬于自己的樂趣。
讀書的最高境界怕是應當如此,不拘泥于任何固定的模式,時間和地點都不會限制我們讀書的樂趣和求知的腳步。
讀書開闊視野,讀書讓人不必斤斤計較,讀書讓人重新認識自我,正視自我。
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讀好書,是自我進步的捷徑。
很慶幸在漫漫人生旅途中,我又重新開始閱讀好書,重新與自己對話。人生路上沒有太多的是非對錯,只要向著正確的方向開始邁進就是進步。
成悅寫作新生班
齊悅夢想社群一營三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