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2 微課《走出八大誤區,輕松提升自律》
分享人:@幸福進化俱樂部 @易仁永澄
一、自律是什么??
1、對于自律,8個常見認知錯誤:
2、自律是解決問題第一步
自律不是強大的意志力,自控力,它是用來解決問題的,并且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自律和問題到底什么關系?我們先從問題談起。我們遇到問題的第一想法是什么?會不會覺得問題好難,感到很痛苦,不想解決這個問題,而不去解決又會繼續產生痛苦,這樣就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持續痛苦的過程,這個過程可以用@易仁永澄老師的”TMBRT甜面包熱湯“模型來解釋。
大象表示每個人的小我,其對于每一個問題、每一件事情的原始動機(Motivation)是趨利和避害。當遇到問題時(即觸發器Trigger),避害的原始動機產生的第一個想法是這個問題會帶來痛苦、問題很難;從而影響人的行為(Behavior),此時有四種可能的行為(1)假裝不知道,像鴕鳥一樣將頭埋到沙里,(2)拖延,(3)忽略,(4)情緒波動;這四種行為給我們帶來的一定的獎勵(Reward),即保護我們不受當前問題的困擾,使我們感受到停留在舒適區的快樂,并且產生不被傷害的安全感;這種獎勵進一步強化和提高觸發器的靈敏度(Trigger's Sensitivity),即當我們一碰到問題,就選擇避害。
避害動機→遇到問題要逃避→忽略拖延等→暫時不用解決問題的舒適感→繼續逃避的閉環讓我們一直感受短期不解決問題的舒適,忍受問題一直都在的痛苦,這就是持續痛苦的根源(想想我曾將一個公文拖了1個多月處理。。。掩面哭泣中)。而自律就是打破這個惡性循環,從問題中獲得成長。
3、千呼萬喚始出來的”自律“
自律是一種有意識的、尊重現實的、承擔成長責任的,把痛苦轉化成快樂的能力。不自律:問題帶來痛苦;自律:問題帶來成長。這是一種積極面對自己、面對問題的信念。那么如何做到自律呢?別急,湯勺來了。
二、如何自律?
1、短期提升自律五步走
具體該怎么走呢?
(1)推遲滿足感:推遲享受不解決問題帶來短期的滿足感。
(2)直面現實(Face to the reality):直接面對自己現在的現實,即便自己如何不喜歡、不愿意、不舒服,都不要再逃避。問題就在這擺著,不消不失。
(3)承擔責任(Admit your responsibility):承認自己的責任,告訴自己說:“是的,無論如何,這是我的責任!”我要把XX事做到,不推卸責任。
(4)承諾改變(Commit to make changes):承諾要做出改變現狀的嘗試,無論多困難。
(5)采取行動(Take actions):行動起來,一切就會變的不一樣,試試看!
這就是快速、短期實現自律的五步走方法,看一個例子:要去圖書館充電復習注會,但是上午起晚了,下午又想和閨蜜逛街,好糾結,如何解決?推遲滿足:不要暫時的休息;直面現實:馬上要注會考試了;承擔責任:這是我的責任;承諾改變:我要改變現狀,如何改變?去圖書館充電;采取行動:先去看兩小時書再說。
2、小工具,大作用:短期自律提升表
最后,用兩句話概括吧~“幸福是不內耗,自律才能自由。”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