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還能沖動,表示你還對生活有激情,不斷挑戰自我,表示你還相信生活。
舒適區(Comfort zone)指的是一個人所表現的心理狀態和習慣性的行為模式,你做的事情對于你現有水平相對容易,沒有挑戰。時間久了就會也來越習慣,不愿意離開這個狀態,人會在這種狀態或模式中感到舒服、放松、穩定、能夠掌控、很有安全感。一旦走出這個區域,人們就會感到別扭、不舒服,或者不習慣。想要突破現狀,改變自己,就要走出舒適圈,去做一些自己不擅長且有價值的事情。
于我而言,舒適區更像是溫水煮青蛙,我開始感到迷茫:對于當前混得不上不下的自己,是應該走出舒適圈,還是繼續留在舒適圈呢?
我是一名在職場打拼多年的普通人,在安逸的工作環境下待久了,它正在一點一點地侵蝕我的內心,慢慢消磨我的意志,削弱了我的戰斗力,老化我的技能,讓我越來越不思進取,甚至失去自我。我是在這家國企啟動服裝組新項目的時候招聘進來的,一呆就是五年,一直負責跟進這個項目的工作,每天的工作簡單重復,厭倦復雜有挑戰的工作。其實我們公司有很多項目的,比如說寶馬、普貨,汽配,中港運輸,國內運輸,海運,空運,海外......每個項目都有學問,可笑的是,我一直呆在原地,沒有主動去學習新的領域。工作上,覺得干多干少一個樣,干的越多出事越多,甚至有時敷衍了事,能湊合就湊合。每天踩點上班、下班瞅著鐘走人。每長此以往,會阻礙事業和今后人生的發展。
如果有一天我失業了,原本呆在舒緩小溪里的我如何能面臨時代的洪流,我還有什么能力與別人去競爭,去比拼。于是,深刻反省自我后,我下決心要勇敢地走出舒適區,多參加其他組多樣性的項目,主動承擔職責之外的工作。不斷給自己樹立挑戰性的目標,多去接觸未曾涉足的領域,感知新的事物,創造更多的機會去挑戰自我,鍛煉自我。
當你意識到自己所在的是舒適區,可能已經離走出來不遠了,努力去觸碰自己不喜歡的東西,只有去觸碰從來不敢或不愿觸碰的點,才能拓展生命的疆域。So,Walk out of your comfort zone,Let's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