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們先與文小叔一起來思考一個問題:人,為什么會得病?
中醫對此有明確的答案,人得病不外乎有兩大原因,一個是外傷,一個是內傷。
外傷是什么?中醫有一句話叫做“外感六淫”。六淫又是什么?就是風寒暑濕燥火。但人類是聰明的,有很多方法完全可以規避大自然的六淫。我們可能會感冒,但不會天天感冒。
還有一個就是內傷,內傷又分兩種,內傷飲食與內傷七情。
內傷飲食。這個時代,由于食物的安全問題,太多的垃圾食品塵囂甚上,吃出來的病確實很多。中醫有一句話叫“飲食自倍,脾胃乃傷”。意思是說,你吃進去的食物超過了你脾胃的運化能力你就要得病了。
不過,飲食的偏好習慣我們下點決心還是可以控制的。
最難控制的是什么?是我們的七情六欲。七情六欲引發的疾病多達幾百種,可以說幾乎所有的疾病都有可能由七情六欲引發。
是的,內傷七情才是我們生病的最重要的原因。
當然啦,我們都是凡夫俗子,是允許自己有適當的七情六欲的,但千萬不能讓自己的七情六欲泛濫。
一個能夠控制自己七情六欲的人會是什么樣子的?他的情緒就像平靜的湖水,偶爾泛起些許漣漪,看上去也是那么美麗。這樣的人,人生大道步步蓮花。
一個不能控制自己七情六欲的人又會是什么樣子?他的情緒就會像大海的潮水,波濤洶涌,驚濤駭浪。大海漲潮還是有規律的,但這樣的人呢隨時都有可能漲潮,一天都來好幾次,常常把身邊的人弄得莫名其妙、猝不及防。
小伙伴們可以想一想,誰愿意長期與這樣的人交往呢?除了你最親的人。就算是你最親的人,也沒有義務時時刻刻要承受你如洪水猛獸一般的情緒吧。這樣的人,人生大道步步坎坷。
一個不能控制自己情緒的人結果會是怎樣的?就像下面這張圖,跌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曾經有人去廣西巴馬尋找長壽的秘訣。最后他發現這些長壽老人吃的是我們都吃得起的尋常食物,住的也是我們都住的起的普通房子,空氣和水也大同小異,至于運動,不過是農活外加散步。
這個人苦苦尋思,巴馬老人長壽的秘訣到底是什么?
后來,他終于發現這些長壽老人的一個共同特點:陽光下淡淡的微笑——那是一種接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平和的情緒。
我們費盡心思尋找健康長壽的秘訣,卻萬萬沒想到這個秘訣就在我們的身上:決定你這輩子能夠活多久的不是食物和水,也不是空氣,也不是運動,而是平和的情緒。
好在,現在明白這個道理還不晚。
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得先弄明白七情到底是什么以及七情是如何傷害我們身體的。
中醫所說的七情是指“喜怒憂思悲恐驚”,簡而言之,就是五種情志,喜怒悲思恐。
這五種情志控制在適當范圍內是不會傷害我們身體的,一旦失控就會引發百病。具體來說呢,過喜則傷心,過怒則傷肝,過悲則傷肺,過思則傷脾,過恐則傷腎。
如果我們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就不會生氣。
用自己標準去評判別人是人類的通病,我們因此而經常生氣。對方不關心你,你生氣,你完全沒有想到對方有多忙有多累。她做的菜不好吃,你生氣,你完全沒有想到她做這道菜花了多少心思查看了多少資料跑了多少趟腿才買到的食材。他不接你電話不回你微信你生氣,你完全沒有想到對方此刻正在與一個重要客戶進行關鍵性的談判。
是的,當你真正了解一個人時,你對這個人的態度可能由恨轉變為敬佩或者愛。
看淡得失就不會過悲過喜。
中了五百萬,欣喜若狂,最后瘋了。失戀了或者失業了,痛不欲生。這些都是把得失看得太重才有的結果。很多人失去時目光總是死死盯著“失去”這兩個字,他們完全不明白失去的同時意味著獲得。不是嗎?失業了,意味著更好的工作等著你。失戀了,則有更好的緣分等著你。
如此,還有什么悲傷可言呢?人生不過是一場體驗,體驗夠了,自然就結束了,自然就有另外的安排。無論你體驗的是什么,無論你體驗的是貧窮還是富貴,無論你體驗的是山珍海味還是粗茶淡飯,無論你體驗的是柴米油鹽還是詩和遠方,你的體驗不比任何一個人的體驗差。
如果我們想明白了,你就不會恐懼。
曾經有一個小伙伴說親眼目睹了一場車禍,見證了血淋淋的死亡,于是心有余悸好幾天都徹夜難眠,總擔心這樣的慘劇發生在自己身上。文小叔給他開了一個食療方,五十克酸棗仁煮水喝,安神定志。
其實只要他想明白了并不用吃什么的,人生無常,生死亦是如此。如果你命里有這一劫你怎么也躲不過的,如果沒有又害怕什么呢?
你買了一只股票,因為你沒有想明白這只股票的價值所在,所以就老害怕它跌。
文小叔曾經陪一個朋友去買別墅,朋友說,把別墅買在蒼山腳下會有危險吧?萬一來個山體滑坡泥石流什么的,這個房子就首當其沖了,搞不好還把性命搭進去。你覺得呢?
文小叔微微一笑,如果真遇到天災那就當下隨緣吧。
如果糊涂一點你就不會想太多,思慮少了你就不會傷脾。
這個世上精明的人很多,他們會把每一個問題都想得很細,上至國家大事,下至家庭瑣事,他們操碎了心,滿頭的花白頭發就是最好的見證。
如果丈夫不接電話,有的人就會想,他為什么不接電話?他是不是出事了?他是不是在和別的女人約會?艾瑪,這胡思亂想的念頭一個接一個,如果打了三個電話不接,估計要崩潰了,直接找到公司去了。
水至清則無魚,干嘛非要把雞毛蒜皮的小事弄得那么清楚呢?電話打了三個就不要打了,他若真有事,事后一定會回復你,如果他真不想接,你把電話打爆了他也不會接的。想那么多不過是徒增煩惱罷了。
孔子發明了糊涂叫中庸,老子發明了糊涂叫無為,佛陀發明了糊涂叫放下。可惜,這世上迷糊的人不少,難得糊涂的人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