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媽媽有辦法》是一首以自然常識為內容的詩歌,全詩共五節,第一節提出問題:植物靠什么傳播種子?第2、3、4節,分別講蒲公英、蒼耳、豌豆傳播種子的方法,第五節講,只要細心的觀察,就能獲得許多知識。詩中把植物當成人來寫,讀起來親切有趣。
本文的教學難點是:了解課文中,降落傘、鎧甲指什么?
聽了本課有以下體會:
一、引入新課,語言優美,畫面感強,激發了學生學習新課的濃厚興趣;
二、隨文識字符合二年級學生的學習規律,很扎實。在教學中,教師把生字,會認的字,多音字全部放在文中,學一小節識一部分字,并通過交流識字方法,讓學生不但會認了,而且基本明白了詞語的意思。
三、小組合作學習問題,設計巧妙,“你認為哪位植物媽媽最聰明?它傳播種子的方法好在哪里?”自己讀一讀,想一想問題,和小組同學說一說自己的想法,問一問小組同學是怎么想的,評一評,小組同學達成一致。
整個學習過程,孩子們人人參與,各抒己見,每個人都在思考,交流,成長。
四、圖文結合,突破教學難點。在理解蒲公英的種子和降落傘,鎧甲和蒼耳,豌豆的種子時,教師出示圖片,幫助學生理解,并通過實物展示,用嘴吹,用手掰,讓學生感受植物傳播種子的神奇之處。
不足之處:
一、引入新課單調。如果在引入新課時,能配上精美的圖畫、優美的音樂加上教師聲情并茂的語言,學生更能身臨其境,感受自然的美。
二、學生讀文的形式單一,讀的很少,大部分都是學生在齊讀,沒有語感,沒有讓我們從學生朗讀中感受到植物傳播種子的有趣。
三、生字教學中缺乏寫的訓練。老師只是在田字格中寫了字,沒有引導學生去觀察字形,讓學生寫,寫沒有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