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月考成績出來,由于這次月考數學試卷比較難,畢竟沒有綜合復習,就安排了期末復習模擬考試,大部分孩子們考得不太理想也實屬正常。當然,不排除一些掌握好的孩子,能夠做出近滿分試卷。我常感嘆,智商和學習習慣決定了孩子成績。面對孩子落后成績,唯有淡定,方可幫助孩子在原有基礎上飛躍。周四晚,就接到兩個焦慮的家長電話,和家長談成績,我更愿意和他們談一談教育方式。周五上午預約了一位家長見面敘談,我們達成共識。
當孩子出現問題時,不要罵孩子,先看看自己。其實,教育孩子不用天天查書,不用天天問專家,家長只需要花點時間自省,想想孩子的表現跟自己有什么關系,自己給予了孩子什么。自己哪一種教育方式會導致孩子這樣。
一個人的智力水平,即智商高低,主要取決于父母的遺傳基因和兩人配型,這種智力水平幾乎是天生的,后天若能改變除非疾病或機械損傷大腦,否則人的智力水平基本穩定且伴隨終身。智商高的孩子往往理解能力好,學習新知識易接受,記憶力好,推理能力強,遇到這樣的孩子要竊喜。如果遇到笨孩子,只能默念親生的,親生的!
前段時間一個朋友給我微信,問我為什么他的孩子近來不愿意上幼兒園,我的回答是你的愛人全陪伴,是否太過于順從孩子內心想法,也比較宅,不經常帶孩子和小伙伴玩。他的回答是平時小區活動經常參加。這位朋友又和我哭訴這所幼兒園如何不好,我瞬間明白了,他的孩子為什么不愿意上幼兒園,因為他一家人對孩子所在的幼兒園極度不滿意,平時夫妻交流從不在孩子面前避諱,孩子自然也覺得幼兒園不好。我們達成一致的想法,如果不能換幼兒園,那就多說老師們好,幼兒園伙伴好,幼兒園環境好,幼兒園老師們和同學們都愛她。
一個人的觀念來自哪兒?那一定是他從小耳聞目睹,見得最多的情景,聽得最多的聲音,是那些在他眼前搖來晃去,一遇到事就嘮叨的撫養人。父母的表現態度和行為舉止都會給孩子留下一副內心的畫面。當他遇到同樣的情景時,那畫面自然浮現,會不自覺影響行為。不要小看孩子小,他遇上的每一件事可能都會深深地印刻在腦海里,這就是孩子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起點。
觀念往往體現了人的最初個人行為的界限、甚至是底線。缺乏好的觀念的人,為人處世時是沒有界限、沒有底線的。
抓家庭養育,關鍵要抓家長,而不是抓孩子。看孩子的問題時,家長要先想想自己有什么責任,以往哪些地方做得不好,想明白了就趕快調整。家長一調整,孩子自然就越來越好。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孩子的很多問題都可從父母身上找到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