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繼續用oh卡進行探索我的孩子是……。
如圖:我的孩子是有點委屈的。
圖片發自簡書App
我對孩子的態度是……。
如圖:我對孩子的態度是心不在焉的。
設立界限
父母們要給年齡小的孩子設立界限,讓年齡大的孩子參與幫助設立界限。年齡小的孩子設立界限,可以保證她們的安全,并且在她們挑戰界限的過程中,家長們觀察孩子,讓她們在過程中學會規則,通過自然后果,邏輯后果,日常慣例為孩子達成界限。家長在這個過程要注意觀察著自己的反應,特別是執行自然后果,邏輯后果,隨時需要調整自己的狀態。抵擋住自己的控制,解救孩子,懲罰,說教的沖動。貴在堅持,隨時覺察自己。這樣當家長做到了。還有自然也就做到的。
大的孩子,當她們參與了制定界限,他們會感受到被尊重,會更加合作。
建立日常慣例
日常慣例是最有力的界限。每個家庭成員都會在對家庭做出自己的貢獻。我理解的日常慣例就是家庭中每個人好的行為習慣。家庭中形成一個固定的習慣,打掃衛生的安排,具體誰做?什么時間做?晚餐計劃,準備,分工合作。日常購物,制定清單,誰去負責?早餐的,睡前的,刷牙的,都可以列在日常慣例中。成功的前提是父母做到,孩子才會做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