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孩子的前提是我們能夠尊重我們;尊重孩子的關鍵是我們尊重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尊重孩子的獨特性,尊重孩子有自己認知、感受、理解這個世界的方式;尊重孩子需要我們在親子沖突中能夠調節自己的情緒,能夠在父母的角色上,能夠接納孩子,理解孩子,引導或幫助他們說出自己的情緒、感受、想法等,在情感上和孩子”搭上線“之后,再對行為進行必要的調整。
尊重孩子是現代育兒的重要理念
作為新手媽媽,我們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會通過各種渠道學習育兒的知識和技巧,如看很多育兒的書、關注育兒的公眾號、媒體等,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教育孩子的理念在逐漸更新和調整。尊重孩子可能是我們接收到的現代育兒理念的一條。
什么都聽孩子的是一個育兒誤區
很多時候,媽媽對于育兒文章或育兒書內容的理解存在一些誤解,認為尊重孩子就需要聽孩子的,可能在很多大大小小的決策上會尋求孩子的意見,讓孩子來決策等,這一定程度上會把家里的主導權讓渡給孩子,孩子容易成為家里的“小皇帝“。隨著孩子慢慢長大,我們發現孩子對規則有敵意,自我中心,不愿分享,情緒化等,適應學校生活、同齡人交往等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困難,我們忍不住會問這究竟怎么了?
尊重孩子需要尊重其獨特性和身心發展規律
尊重孩子并不等于什么都要聽孩子的;我覺得尊重孩子是需要了解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尊重孩子天然的特質(如內向,外向,反應快,反應慢等),盡量在養育過程中不要把孩子和他的同齡孩子做比較,因為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他們的身體和心理發展順序和快慢存在著很大的差異。
尊重孩子需要在親子沖突中能夠幫到孩子
尊重孩子,需要我們和孩子有沖突時,需要我們有能力調節我們的情緒,跳出我們固有的評判和觀點,想辦法讓自己平靜下來,然后嘗試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內在發生了什么,去感受孩子的行為動機、想法、感受、情緒等,啟動我們的右腦(情感腦)和孩子同頻(對應上),引導孩子或幫孩子說出他的感受、情緒、動機、想法等,在情感上和孩子進行聯結,安撫孩子的情緒,當孩子情緒平靜下來之后,我們再對孩子的行為進行必要的引導。
尊重孩子需要區別對待孩子的情緒、感受、想法和行為
尊重孩子,需要我們區分內在的情緒、感受、想法、愿望和外在的行為。我們需要尊重和無條件接納孩子的情緒、感受、想法、愿望、動機等,因為他是孩子內在的態度,它們并不影響其他人,可以是自由想、自由感受等;而對于行為,我們要根據具體的情況需要進行必要的引導和規范,因為行為他會影響到其他人,行為需要適應人際和社會規范。
尊重孩子的基礎是我們能夠尊重自己
尊重孩子需要我們能夠接納自己的獨特性,自己優勢和不足,接納自己有著各種各樣的復雜情緒,接納自己不夠陽光的一面,當我們更好地接納自己,我們就能夠更好地接納和尊重孩子;同時,在養育孩子的親子沖突中,猶如一面鏡子,能夠照出我們不接納自己的一面,是我們更好地了解自己,探索自己,促進自己更好地成長的契機。
尊重孩子需要對孩子進行管理,以促進孩子發展自我管理的能力
尊重孩子不意味著和孩子做朋友,我們需要管理孩子,給他設定規則,告訴和教會他如何去做事,如何遵守規則,通過我們的管理孩子學會自我管理。在玩和娛樂的時候可以和孩子做朋友,平等遵守規則,適當的時候示弱和裝不會,讓孩子有機會發展傳授技能和知識的機會,讓孩子體驗到更多的控制感和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