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詠梅》是宋代的大文學家蘇軾的一首詞。這首詞和我們以前所學過的詞不一樣,它采用了一種回文的寫法。詞的開頭變成了詞的末尾,字數相同,標點不同,表達了不同的含義。
關于作者,蘇軾是北宋十分有才華的一個文學大家,但是他的一生仕途并不順利,經過烏臺詩案被貶,到黃州到惠州,還曾到過嶺南,但是這都沒有擊垮我們的作者,他的這種樂觀積極向上的態度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每到一處,都把艱苦的生活過得樂觀豁達!
這首詩主要是為了紀念作者的一位侍妾王朝云,王朝云與蘇軾共同生活20多年,是作者的紅顏知己,生活上的貼心朋友。作者是一個十分重感情的人,王弗,王潤之,都曾在作者的生活當中給予作者無微不至的照顧,但是王朝云可以說是作者精神上的最大伴侶。王朝云因為染瘟疫而逝世。作者甚是懷念,所以創作這首詠梅來紀念王朝云。
整首詞,頭半部分寫梅的生活環境,亦是寫朝云的生活環境。前三句,以七個景物疊印成一幅梅花盛開的背景圖:馬趁,香微,路遠,沙籠,月淡,煙斜,渡波等襯托著梅花開放,鮮艷迷人?!暗咕G枝寒鳳桂”,描繪梅的形態,如幺鳳般。
詞的后半部分寫梅的凋謝,也是悼念朝云的逝世。開頭二句,寫梅花的盛開,鮮艷的梅花又映照著透明的水波。再一次渲染了梅、幺鳳的青春麗色,即朝云的青春麗色。最后兩句,筆鋒一轉,環境變化,亦用六個景物來襯托著梅花凋謝、朝云英逝的凄涼氣氛:渡口邊呈現著的景象是“斜煙,淡月,籠沙”,還有那“遠路,微香,趁馬”。“微香”二字,其實是說梅花已經凋落,但是但是王朝云永遠活在作者的心中,表達作者的無限思念之情。
這首詞是以“梅”來比喻贊美王朝云,全詞,采用上片尾句字倒行的回文形式,構成了下片的另一情境。作者并沒有直接寫王朝云,而是從高高枝頭的梅花像玄鳳一樣,以此襯托出朝云這位紅顏讓作者難忘。
用詩來表達作者的感情以及對人的贊美,對同學們來說也許還有一定的難度。尤其是這種隱喻,如果不了解背景還是很難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