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與我訴苦,說現在的人盡是過河拆橋。
我問及原因,他說:“我曾教過的一個中學生,大學畢業后又回到我們學校教學,整天見了我頭不抬眼不睜,評先進時對我更是毫不客氣,好像我以前沒教過她似的,你知道我教學生容易嗎?”
我勸慰到:“這哪是過河拆橋呀,你現在仍然在教學,你不還是一座橋嗎?這橋沒有拆掉呀!再說,你的學生也在教學,她也成了一座新橋,她會慢慢體悟到給學生當橋的滋味的。”朋友這才釋然。
從朋友的訴苦中我琢磨著:這世上的橋還真不少。
從社會角度上說,教師應屬一座橋,孜孜學子踩著這座橋,羽翼豐滿,走向社會。教師是心靈的工程師,授業解惑、甘當人梯,為學生搭起一座心靈之橋。
醫生是一座橋,他們救死扶傷,消除疾苦,于患者,他們是起死回生的救命之橋。
子弟兵也是一座橋,他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捍衛著國家的獨立和人民的安寧,他們是國家的和平之橋。
政府官員更是一座橋,于百姓他們是公仆,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們是人民的呵護者,是人民的幸福之橋。
從個人角度說,我的心中也有許多橋,每每回味,都沁潤心田。
父母是我人生的第一座橋,從十月懷胎到呱呱落地,是父母給予了我們生命;從上學,到立業,到成家,他們無怨無悔,始終如一,給予我慈愛和呵護。在磕磕絆絆的人生路上,父母是港灣,是我的梯子,可謂是人間大愛,有了這種愛,既使最饑餓的年代,我的心里也充塞飽滿;既使最陰霾的日子,我也會找到溫暖。
天地間還有什么比這更貴重的禮物呢?“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备改傅膼矍樯钏坪#辛怂麄儛鄣淖虧櫤蜐补?,我才不會感到孤單和干渴,失去了父母的愛,我就會像斷線的風箏在空中飄搖,像迷失方向的孩子,找不到回家的路。
兄弟姐妹是我人生中繼父母之后的另一座橋,從小到大,我們相互攙扶,一路走來,他們給予我了親情,給了我撫慰,使我的人生不再寂寞,不再孤獨。
妻子是我人生最長的一座橋,她是天底下沒有血緣關系的人中,最值得我依賴的一個,我倆從相識到相知,在所有親人不在身邊的情況下,我們相互依靠,相互支撐,即便老去,也依然散發著歲月的馨香。如果把人生比喻成一個地攤兒,那么妻子就是我撿到最大的“漏兒”。
同學、同事和朋友也是我人生之橋,漫長的歲月中,他們隨時都給予我關心和幫助,他們使我懂得社會不盡是險惡,也有友情;他們使我悟出:同學、同事和朋友之間要多給予,少索取,給予的愈多心胸就愈坦蕩,索取的愈多就愈加惴惴不安。荀子曾語:“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辈际┬猩凭涂梢哉业揭蛔ッ髦畼颍棺约旱男撵`更加富足,
孩子也是我心中的一座橋,我要感激孩子,是他使我的愛和親情得以延續,使我的生活增添了莫大的樂趣,有了孩子,我才更加有自信感和成就感,我雖物質貧乏,但有了孩子,我的心靈就變得愈加紈绔無比。
橋多了路好走,橋多了人間就會多些友愛,少些仇視;就會多些奉獻,少些索??;多些感激,少些抱怨;多些平和,少些牢騷。
有橋真的就能坦途無限了嗎?也不盡然,凡事都不能大喜過望,有了橋也不見得安靖無虞,一片光明。
世風隳頹,橋們也與時俱進轉變了觀念,有道是“修橋補路雙瞎眼,坑蒙拐騙兒女全”,濁流蔓延,橋們來一個未雨綢繆,與其讓你過河拆橋,不如我來一個未過橋先收費。
時不我待,岌岌乎,人們開始勾勒出一座座無形的“橋”。橋是我的,你過橋,我收費,天經地義,如不交費,別客氣,我就讓你走“獨木橋”
于是,形式不一,花樣翻新的“橋”充斥著整個社會,關系橋、金錢橋、權力橋、美色橋等比比皆是,令人唏噓不已。
調轉工作需要橋,升官進爵需要橋,登臺露面需要橋,想成明星還需要橋,就連貧困戶申請低保都得交過橋費。在這有錢冰亦熱,無錢火亦寒的氛圍下,處處兀立著無形的橋,良心在這過橋中扭曲,在過橋中斫喪。
要好的同學談起女人的風塵氣時說:“玉君,過去辦事送錢就可以,現在送錢就不一定行得通?!?/p>
我有些驚訝:“你是說現在風氣變好了?這可是天大的好事呀?!?/p>
同學冷冷一笑:“哼,做夢去吧,現在不光是用錢,而且還需要色。”
我頓時蒙圈了。
同學拍了拍我的肩膀:“你還記得咱班上的小C嗎?她就比錢還好使,雖然被稱為玉臂兩條千人枕,肚皮一個姓百家,但她能辦成的事,你連邊兒都摸不著?!?/p>
我有些訝然,自忖:這是什么橋呢?暫稱其“皮肉橋”吧。
驀地想起了三國時期的桃園三結義,想起一幅關于關羽的楹聯:
師臥龍,友子龍,龍師龍友;
兄玄德,弟翼德,德兄德弟。
這是對古人義節的最好詮釋。與古人相比,有時我們實在是差了點成色,自嘆弗如。
唉,這社會要是能再多些橋師橋友、橋兄橋弟該有多好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