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鼓》出自《詩經·國風·邶風》,是士卒長期征戰思歸卻不能之詩,清喬億言此詩乃“征戍詩之祖”。
【原詩】
擊鼓其鏜,踴躍用兵。土國城漕,我獨南行。
從孫子仲,平陳與宋。不我以歸,憂心有忡。
爰居爰處,爰喪其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于嗟闊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注】
1.鏜(tāng):鼓聲。其鏜,即“鏜鏜”。
2.踴躍:猶言鼓舞。兵:兵器,刀槍之類。到戰國始引申為兵士。
3.土國城漕:土:在國內服役土工。城漕:在漕邑修筑城墻。漕:衛邑名?!巴痢焙汀俺恰痹谶@里都作動詞。土可訓為“役”,城可訓為“筑”。
4.南行:指下章“平陳與宋”之事。
5.孫子仲:即公孫文仲,字子仲,是衛國世卿,當是任南征的將領。
6.平:調解兩國糾紛。謂救陳以調和陳宋關系。陳、宋:諸侯國名。
7.不我以歸:是不以我歸的倒裝,不讓我回來。
8.有忡:忡忡,心神不安貌。
9.爰(yuán):與“于何”、“于以”同義,義為“在何處”、“在哪里”。喪(sàng):喪失,此處言跑失。爰居爰處?爰喪其馬:哪里可以住,我的馬丟在那里。
10.契(qiè)闊:結合。契:合;闊:離。死生契闊:猶言生則同居,死則同穴,永不分離也。(聞一多譯)
11.子:指作者的妻。成說(yuè):約定、成議、盟約。這一章回憶當初與妻子分離定約的情景。
12.于:同吁。吁嗟:感嘆詞。闊:道路遼遠。
13.活:借為“佸”,相會,聚首。
14.洵:久遠,指離別已久
15.信:守信,守約。末章嗟嘆夫妻遠隔久別。
【譯詩】
擊起戰鼓咚咚響,士兵踴躍練武忙。有的修路筑城墻,我獨從軍到南方。
跟隨統領孫子仲,聯合盟國陳與宋。不愿讓我回衛國,致使我心憂忡忡。
何處可歇何處停?跑了戰馬何處尋?一路追蹤何處找?不料它已入森林。
一同生死不分離,我們早已立誓言。讓我握住你的手,同生共死上戰場。
只怕你我此分離,沒有緣分相會和。只怕你我此分離,無法堅定守信約。
全詩共五章:前三章征人自敘出征情景,承接綿密,已經如怨如慕,如泣如訴;后兩章描寫戰士間的互相勉勵、同生共死,令人感動。此詩描寫士卒長期征戰之悲,無以復加。其中,描寫戰士感情的“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在后世也被用來形容夫妻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