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長大越知道社會的復雜,人心的可怕。“萬事不求人”也許是我們很多人樸素的做人原則,尤其是在青少年時期,不知天高地厚的時候近乎偏執的追求。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豐富,其實生活中的許多正經事情單靠我們個人的力量是無法企及的,或者說需要費很大的力氣也不一定能辦成功。于是乎,我們需要廣結朋友、搭建人脈,正是應了那句話“術業有專攻”,沒到走后門、開小灶之類所不恥,只是在他權限范圍內的友情幫助。
不可否認,人都是逐利的,懶惰的。或許幫助別人是他本職工作中的一環,但他也會考慮,為了多玩會手機,多看幾眼電視劇,能不能省下這個環節,或者直接抹去,謊稱自己不負責這部分。抑或他的工作權限本來就模糊,也許努力一下也能幫助到你,但這樣可能會為其帶來一點不必要的業務量,這時候就要看你的能量大不大了,俗話說“關系硬不硬!”
靠關系是我一直都不欣賞的一種辦事方式,但是現在不得不屈服于這個現實。反過來看,關系也不是天生就有的,也是靠相遇、認識、聯絡、成朋友等一系列前期工作建設起來的。維護好人際關系和人脈網也是一個極其耗費精力和時間的活兒,必要時,也需要一些小手段和小技巧。人活一世,不能孤孤單單的來,也不能凄凄慘慘的走,朋友是必需的,也是我們幸福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再往外就是關系朋友,間接朋友了。尤其在中國,關系被蒙上了一層揮之不去的陰影,其實說白了就是人和人之間的一種聯系方式而已,看你怎么去看待和利用罷了。
可能是因為之前參加過臺灣佛光山文教基金會組織的全球青少年禪學營活動,接觸過一些樸素的佛法。也在英語角聽過外國留學生講解圣經,對往生、來世沒有過多興趣,唯一學到的一點就是“做好事、存好心、說好話”,做“三好”青年,福禍相依,因果報應,好人一生平安。因此,能幫助別人的我就盡力幫助,即使我自己會麻煩一點,也會抽空幫助。因為總有一種感覺,今天你幫助別人,解了他人的燃眉之急,明天當你面對困難無從下手的時候,也自然有好心人出現助你一臂之力。看著佛光山中有那么多普通民眾來祈福,心甘情愿地做義工而不圖任何回報;學會中的學生用真心唱出對佛光山的愛以及對美好社會的祈愿,他們都是星云大師曾經幫助過的學生,同時也為他們上了人生中的重要一課,知恩圖報,佛光山永遠為他們敞開大門,等他們回家。因此,在得知要去德國交換學習半年,期間要去多個國家旅行,甚至包括充斥難民的意大利、小偷成災的西班牙以及暴恐頻發的巴黎,我都沒有害怕過,因為我相信世上還是好人多,好人最終能戰勝壞人,獲得光明與希望。
這次找宿舍也是令我慨然,當借宿手續終于落實,確認可以成功入住時。除了一個月來的心理磨難想要流淚,更多的是在籌劃我要如何感謝一路來幫助過我的人。hd,tyd,fx師姐,aq師姐,許多認識不認識的人,給我幾分鐘,或者幾小時,甚至幾天,一個月的時間,聽我的困難和需求,幫我時時操心任何一個有關宿舍的信息,厚著臉皮去求本不是他們自己的事情,真的不以為報。能把他人的事情當成自己的事情去辦,才是真正的朋友,這種朋友就是我們人生中寶貴的財富,也是我們的幸福來源。很少發朋友圈當眾集體感謝,但這次我還是激動地寫下,我會傾盡所能,在每一個你需要的時刻!后續的單獨感謝我也要及時跟進,不要讓幫助和感激只停一時,而是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