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天在一個群里看到一位老師求助:兩歲多的孩子和媽媽一起從外面回家,在小區(qū)門口媽媽按了開關打開了門,孩子沒有開到門,所以躺到門口不起來,平常孩子在家也經(jīng)常這樣。求助遇到這樣的情況該如何處理。
? ? ? 案例中的孩子,我覺得是因為家長有兩個方面沒有做到導致的問題:
? ? ? 一、家長沒有給孩子建立起規(guī)則感,二、家長沒有教會孩子如何正確表達的情緒和需求,所以孩子用錯誤的行為進行了表達。
? ? ? 給到家長三個建議:一是孩子孩子正在經(jīng)歷她的敏感期,要接納,二是、幫孩子建立規(guī)則感,三是尊重孩子。
? ? ? 具體做法如下: 第一步:蹲下和孩子聊聊:乖,你不開心了,不高興了,可以有情緒,但是請你正確的表達你的情緒(準備開始建立規(guī)則,告訴孩子怎么樣才算是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感受);
? ? 第二步:你是決定繼續(xù)在地上躺一會兒呢,還是現(xiàn)在起來咱們一起商量商量怎么才能解決這個事情。(給到孩子選擇權。);
? ? ? 第三步:孩子要是不愿意起來,那就在旁邊等著(參考哭鬧不安的流程);
? ? ? 第四步:要是起來了,那就跟孩子聊聊:你是不是想要按這個門的開關?想要幫媽媽開門?如果是的話下次你要正確的跟媽媽表達出來“媽媽,請讓我來開門!媽媽,我想幫你開門!”媽媽更喜歡你這樣正確的表達!(這是在教會孩子如何正確表達,也是對孩子的尊重,這個時期的孩子一般都很急于證明自己長大了,而證明自己長大的具體事兒就是可以做一些大人或者大孩子可以做的事兒。)
? ? ? 第五步:如果你愿意的話,咱娘倆一起從這里出去,重新來一次,這一次你走前面,幫媽媽開門,媽媽就在后面安心享受來自兒子的照顧!哇,媽媽有這樣貼心的兒子,好幸福呀!
? ? 事情就這樣完美解決,為啥我知道怎么處理,而你不知道如何處理,一直在焦慮迷茫呢?——因為我學習的早,所以也早受益!在孩子教養(yǎng)的道路上不走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