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已過去13天,按照之前的計劃,在2018的末尾裸辭后,一家一家公司面試,到目前還是沒能找到一家最心儀的公司。
在毫無頭緒時,問了做HR的朋友年前找工作的問題。朋友告訴我:年前本來就很難找工作,一本不是特殊情況,企業都不會招人。
這一路遇到了很多問題。
上一次找工作還是應屆生時,而這一次是社會工。應屆生時,或許是有學生的優勢,簡歷、面試通過率都特別高,因為需要應屆生的企業,本就不需要太多的工作經歷;而這一次,工作經驗全部擺在了前面。能清楚的感覺出,找工作正在變難。
分享幾次深刻面試后的反思,說明我之前是在旅行社做新媒體運營,希望去一個相對專業一點的團隊,繼續深造。
第一次面試
在元旦期間,我在匯博上刷新了簡歷,選了幾家公司。收到第一家面試邀請的是武漢的一家公司,重慶市分公司,規模比較小50人左右。
第一天面試,沒準備,很隨意,抱著只是先去看一看的心態參加了面試。后來才知道這是最大的錯誤,不打沒有準備的仗,不輕視任何一次面試。
下午15點,準時達到了公司,前臺讓填完一張簡歷后在會議室等候。10分鐘后,被帶到HR面前,讓我感到意外的是,還是另外一個求職者跟我一起。面試的所有問題,都是搶答,被殺的措手不及。
在自我介紹結束,我隱約中,感覺到自己出寫了一年的文案,沒有以前太多的正式場合與人交流,語速邏輯等能力下降了。好在所有的問題,都是對方先答,我則是在后面模仿修改,發揮臨場應變能力。
當HR問要求拿出最輝煌的作品時。說真的,平均每天寫幾篇文案,寫得太多了,早已練成了不注重數據,堅持每天寫的習慣。爆文不只是一篇,但因為面試前沒有準備,自己都不清楚是哪一篇,在哪里?最后在手機上翻了很久,因為時間有限,給人一種拿不出來故意拖延時間的感覺,著急的給對方看了最近的作品。面試結束后,是一種自己的優勢特長全都沒有表現出來,面試得一塌糊涂。
總結:不打沒有準備的仗,要面試,無論最后是否要去這個公司,都需要全力以赴。收到offer后,在決定是否要去。
面試2
有了第一次面試的總結,后面的面試相對而言有了部分的經驗,問得問題都大同小異。第二天,在家附近面試了一家廣告傳媒公司,做了相應的準備,相當于前一天的面試,這一次比較如魚得水。
面試后,和HR互加微信,意思已經很明顯,可以上班了。找工作是雙面的,互相選擇。面試完,我覺得我被坑了,比如招聘廣告上寫的是薪水5000,面談的時候就會是3000;寫的是公司人數50人,去公司一看,有20人嗎;寫的有專門的部門,其實就是一個人頂起一個部門。面試后,回去想了很久,最終拒絕了這家公司。
總結:選對平臺很重要。
面試3
培訓機構的新媒體運營
面試我的是培訓機構的校長,印象最深的是,問我的基本情況后。她著重講述了,她是怎么做到今天的,公司的管理制度很良心化,每一季度都會有考核,升職加薪全靠自己的付出,這是最吸引我的一點。職位是做利用新媒體的方式做“網絡營銷”,但還是比較適合自己。
回家后,糾結了很久。按理說,剛剛收到兩個公司的offer是很高興的事情,結合自己上一份公司辭職的原因,后面的工作,無論待遇還是平臺都上了一個臺階。但人總是貪心的,總覺得后面會遇到更好的。一咬牙,全拒絕了!完全忽略了年前不好找工作。
面試4
這一家公司就比較不能讓人接受了,這是我唯一在boss直聘上找的公司,之后我再也不相信boss直聘了,騙子多,公司主做網紅運營,大量招網紅。
這個公司寫的招聘新媒體運營,工作職位也就是基本的要求。公司的位置比較偏僻,找了很久,在公司門口徘徊了好久,我都不敢確信這真的是公司?沒有門牌,門口全是垃圾,前臺沒有人,辦公區的人在唱歌...
和HR聊過后,才知道要么做網紅,要么自己發展自己的朋友做網紅,自己招的人越多,才有后面的運營。面試到這個時候,其實我是很反感的,當時就對工作沒興趣了,想走,但介于禮貌,還是會假裝聽聽HR的話。最后,他問的幾個問題,我回答得很敷衍,拒絕得比較委婉,對方能聽出來,離開后就沒有然后了。
面試5
平安新媒體運營
起初可能不知道平安還會招聘這個職位,但是想了一下有APP,可能還是有,就去了。
大大的房間坐滿了應聘者,在工作人員讓你下載一個他們的app昨晚一份調查,才讓面試。(不知道干嘛的,個人理解,就是拉客戶做注冊量的)
不考慮其他,和平安的HR聊得比較歡快,對方比較認可。但是因為之前自己都是做銷售過來的,給人洗腦、給人畫餅的事情太多,就感覺對方在給我畫餅,把未來的薪資待遇說的太完美。一句話都不信。面試完后,讓交100塊錢,新人培訓費。
什么亂七八糟的,找工作還要交錢?我不是來賣保險的。很委婉的說,先回去考慮一天,就離開了,對方接下來的幾天,很“真誠”的邀請我去平安,說我是什么潛力股,3個月以后可以運營APP、培訓主管。自己在這個行業值多少錢還是清楚的。
總結:不要相信別人給你畫餅,自己值多少錢,自己清楚。
面試6?
驢媽媽旅游網
這是我最滿意的一個崗位。因為之前在旅行社做了1年新媒體運營,離職的目的本就是想換一個大一點的平臺,繼續學習磨煉,薪水、平臺都上了一個等級,最主要的是還有專業的團隊。
面試的時候,因為工作內容基本和之前相同,加上公司這個崗位缺人。HR面試后,很快讓總經理2面。總經理問了我很多營銷思維,面試結束。就很真誠的說,公司差人,這方面的工作已經堆積如山了,問我考慮是否可以下午入職。
當時,真的很滿意,完全就是理想中的工作。但在回去后,有朋友告訴我今日頭條第三方重慶分公司在招人,今天下午初試,讓我試一試。
找人事部約好第二天入職,下午便前往了另外一場面試。
總結:有合適的機會,需要抓緊。
面試7
今日頭條頭條審核崗
平心而論,我對審核崗位的興趣不大,只是覺得今日頭條的公司很大、抖音太火。職場到底有多黑,進去混一混就知道了。
在很久之前,就有人給我推銷過,交1000塊錢,面試包過,走另外一條路,但是覺得好笑。
面試之前,先是一場宣講會,人山人海,我簽到抽取的數字是48。面試采取的是8~10人一小組,HR讓每個人自我介紹,問問題,他在旁邊用電腦一一記錄,就行了。
那天晚上,今日頭條通知我初試過了。當時不知道是什么感覺,五谷雜糧,明天要去驢媽媽報道嗎?很糾結很糾結。在一晚的沉思后,終于告訴自己,都敢2018裸辭,既然選擇了不安逸,那就再賭一把。第二天,很委婉的給驢媽媽人事部打了電話,說不去了。不久,總經理打電話還表示了最后的挽留,真的不舍,最好的工作是最適合自己的。
在今日頭條2面、3面、4面后,最后一場面試,HR問了很多政治問題,我答的有點支支吾吾,平時不是很關注這方面,加上本就不是廣告、新聞專業,沒有專業優勢。那個時候才知道這也不過是第三方外包公司,好失望,有種感覺:完了!
總結:有時候找工作就像找對象,總以為以后會遇到最好的,但有時候最初的便是最好的。但還是堅信,找工作有時候也是需要緣分的。不后悔改變過去的一成不變,一眼盡頭,更期待努力后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