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總是不理解書呆子是什么意思,感覺學以致用,就不會成為書呆子呀,為啥還有書呆子這樣的說法呢?
但是,后來發現,社會上的確是有一些人冥頑不靈,只會讀書不會進項消化,真的成了書呆子。
怎么說呢?
讀一般我們都覺得書讀得多,懂得的東西越多,看到的也更遠,想的也會更為周到。
可是,有那么一些人,他們看書看上癮了,會陷于書中而不能自拔,從而只要書中怎么說,他就怎么信。而且,讀書越多,他發現自己無知的程度越厲害,越加的發現自己需要學習很多很多的東西,從而不斷的陷于學習。
可是,社會現實卻是,書中講得很精彩,實踐起來卻沒那么容易。書中講的一些道理,到了現實里卻未必能實現。
可是讀書的人不理解這個,總是陷于讀書當中而不能自拔。
我們都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意思就是書讀完之后要去實踐一下,實打實的操作,去落實。否則,真的會成為。
我個人認為,在生活在工作中遇到問題了然后找專門的方式進行學習,成長是最快的。而一味的只想通過看書,上一些培訓課就想提升自己,或許不太現實。
而且,還有個情況就是讀書太多的人,對于很多事物往往抱有一種清高的眼光看待。可是,就拿中國目前的情況來說,各種發展機會或許不是很主流,但卻是非常大的一個機會,讀書太多的人可能就錯過了。
所以,學習有很多方式,但千萬別選擇閉門讀書這樣的方法。你在書中看到的方法再牛逼,自己當時再爽,把書一合上,可能也就與你沒啥關系了。
再者,除了一些經典的名著,很多書籍在出版的時候,它在里面說的一些經驗和方法已經過時了,等你照搬的時候發現事實早已不是這樣,白瞎了。
但當你真正遇到問題之后,帶著問題專門去學習可能就不一樣了。因為你目的性很強,你就是要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你在找答案過程中,不僅在思考,也在結合著自己遇到的情況進行篩選,這樣學習下來效果就好很多。
都說這幾年是知識經濟的幾年,可是很多人上了不少的課程,結果還是啥都沒學會,只是當時上課那會覺得精神得到滿足了。但這沒啥幫助,事后還是一樣焦慮。
你可以從現在開始去嘗試,帶著問題再去學習,先去行動,千萬也不要等學會了再開始。很多把事情做成的的人,你會發現,他們都是先立馬著手去做,不懂的才開始學,而不是先去學會了才做的。
世界發展那么快,等你學會了,機會早就過了。所以邊做邊學吧,效果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