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所謂“攘外必先安內”,鄭莊公把自己的弟弟段搞定后,鄭國成為了鐵板一塊,再也沒有制肘了。于是莊公開始把眼光放在國際舞臺上。
? ? ? ?老實說,莊公對鄭國的現狀是比較不滿的,他需要的不是一塊鐵板,而是一把鋼刀,一把可以斬除敵人,成就霸業(yè)的鋼刀。
? ? ? ?于是莊公開始找磨刀石。
? ? ? ?手頭就有一個現成的。
? ? ?《左傳·隱公》:“鄭共叔之亂,公孫滑出奔衛(wèi)。衛(wèi)人為之伐鄭,取廩延。鄭人以王師、虢師伐衛(wèi)南鄙。請師于邾。邾子使私于公子豫,豫請往,公弗許,遂行。及邾人、鄭人盟于翼。”
? ? ? ?鄭國的公子段叛亂之后,段的兒子公孫滑逃到衛(wèi)國。衛(wèi)國人替他進攻鄭國,占領了廩延(河南省新鄉(xiāng)市延津縣北)。鄭國人(鄭莊公)于是率領周天子的軍隊、虢國的軍隊進攻衛(wèi)國南部邊境,同時又請求邾國出兵。邾安公派人私下和魯國的公子豫商量,公子豫請求出兵,魯隱公不允許,公子豫就自己走了,和邾國、鄭國在翼地會盟。
? ? ? ?也不知道這個公孫滑是怎么忽悠衛(wèi)國國君衛(wèi)桓公的,衛(wèi)國乘著鄭國內亂,居然出兵侵占了鄭國東邊重鎮(zhèn)廩延。當然,作為中原地區(qū)的老牌國家,衛(wèi)國此舉也是在警告鄭國這個外來戶——這是哥的地盤,你要守規(guī)矩(鄭國封地原在陜西華縣,幽王時遷到河南鄭州一帶)。
? ? ? ?對于衛(wèi)國違反國際法的野蠻行為,鄭莊公予以嚴厲的回擊。他先利用自己的另一個身份——周王室的卿士,調來了王室軍隊(其實就是他自己的軍隊)。然后又拉來了一票國家,還親自主持了會盟儀式。
? ? ? ?其實以鄭國的實力去打衛(wèi)國也是沒什么問題的,之所以搞得這么復雜就是為了擴大自己的政治影響力,畢竟莊公又不是戰(zhàn)爭狂人,沒必要為打仗而打仗。
? ? ? ?結果很不出所料,莊公帶領的多國部隊也沒怎么比劃,衛(wèi)國就認了慫。至于廩延,簡簡單單就收了回來。
? ? ? ?第二年,鄭莊公又去衛(wèi)國武裝游行了一圈,說是討伐,可動靜小到大家都沒注意到,也真是夠可以的。估計這次衛(wèi)國又認了慫。
? ? ? ?對于開始很硬,后面很慫的衛(wèi)國,鄭莊公已經不感興趣了。這也不知道是衛(wèi)國的幸運,還是悲哀。
? ? ? ?莊公覺得,自己該找塊質地好點兒的磨刀石。很快,他就發(fā)現了一個絕好的對象。
? ? ? ?根據左丘明的記載,事情是這樣的:
? ? ? ?鄭武公、莊公為平王卿士。王貳于虢,鄭伯怨王,王曰“無之”。故周、鄭交質。王子狐為質于鄭,鄭公子忽為質于周。王崩,周人將畀虢公政。四月,鄭祭足帥師取溫之麥。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鄭交惡。
? ? ? ?鄭武公、鄭莊公先后擔任周平王的卿士。所謂“卿士”,就是帶天子執(zhí)政的人。換而言之,莊公父子在王室做了很長時間的“攝政王”。
? ? ? ?于是平王覺得不太放心,暗中又將朝政分托給虢公,其實就是找了個人來制衡莊公。鄭莊公埋怨周平王,平王說:“沒有這回事。”于是為表誠意,周、鄭交換人質。王子狐在鄭國作為人質,鄭國的公子忽(即鄭昭公)在周朝作為人質。
? ? ? ?上司和下屬交換人質,周王室混的還真是可以啊!
? ? ? ?平王死后,周王室想把政權更多的交給虢公,這估計這也是平王的意思,畢竟鄭莊公勢力太強,不下點狠手搞平衡以后就難以壓服了。
? ? ? ?于是在四月,鄭國的祭足帶兵割取了溫地的麥子。秋天,又割取了成周(洛陽)的谷子。算是赤裸裸地挑釁王室權威,還是光天化日,明目張膽的挑釁。從此周王室和鄭國彼此懷恨在心。
? ? ? ?老實說,周平王這事雖然做的不太地道,但還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周王室雖不再是天下之主,但好歹也是自成一系,自然不能把所有權力都假于他人之手??舌嵡f公完全沒有一點給面子的意思,不但直接質問,后面又搞人質事件。最后還直接打王室的臉,實在是比在自己家里還放得開。
? ? ? ?這其實也跟當時鄭國所處的局勢有關。當年雖然史伯給鄭國挑了塊風水寶地,但這個地方也是有問題的。
? ? ? ?它北邊是晉,南邊是楚,西邊是周,東邊是齊,周圍是宋、衛(wèi)、蔡、陳等中原封國。在軍事上這叫做“四戰(zhàn)之地”,很不利于國家發(fā)展。
? ? ? ?于是鄭莊公只能想辦法打破這個包圍圈,使自己不至于四面受敵。而柿子自然是挑軟的捏,齊、晉、楚這三家不來找他麻煩就算好事了,宋、衛(wèi)、蔡、陳這些周圍之國也剛剛曉以顏色,逼的太緊也不行。于是周王室很自然的被莊公盯上了。
? ? ? ?反正我只是純粹要搞你,沒事還得找事,現在有個現成的文章,豈有不步步緊逼之理?
? ? ? ?不過這回王室很識時務,姿態(tài)拉的很低,莊公發(fā)揮空間有限,算是只賺到了個面子。
? ? ? ?不過,倍有面子的莊公很快也嘗到了周王室當時的滋味。
? ? ? 《春秋》:“宋公、陳侯、蔡人、衛(wèi)人伐鄭?!?/p>
? ? ? ?中原諸侯宋陳蔡衛(wèi)組成聯軍討伐鄭國,把鄭國都城的東門圍住了五天才撤走,史稱“東門之役”。
? ? ? ?這又是一次警告,不過這次中原諸侯已經聯手成為一股勢力。莊公很明智的當了回縮頭烏龜,倒是沒有打的起來。
? ? ?《春秋》:“秋,翚帥師會宋公、陳侯、蔡人、衛(wèi)人伐鄭?!?/p>
? ? ? ?到了秋天,四國加上魯組成五國聯軍又來了討伐鄭國,鄭莊公意思性的抵抗了一下。結果武裝游行一圈的聯軍割掉鄭國的麥子以示羞辱,這事也不知道算不算是侵犯莊公的版權。
? ? ? ?前期十分高調的莊公受到了很大的打擊,這其實也是實力使然。雖然鄭國實力不懼任何一個諸侯,但別的諸侯也不傻,我干嘛要跟你單挑?
? ? ? ?而面對諸侯的聯軍,鄭莊公倒是大丈夫能屈能伸、能長能短,先是做忍者,再就裝烏龜,最后干脆化身忍者神龜,最大限度的保存有生力量。
? ? ? ?之后鄭莊公稍事休整,開始低調干事。按時間排序,大概是這樣:
? ? ?《左傳·隱公》:“四月,鄭人侵衛(wèi)牧,以報東門之役?!?/p>
? ? ? 先打敗衛(wèi)國,剪除中原諸侯盟主宋國的羽翼。
? ? ?《左傳·隱公》:“伐宋,入其郛,以報東門之役。”
? ? ? ?攻打盟主宋國國都,并且打入外城,算是一雪前恥。
? ? ?《左傳·隱公》:“宋人伐鄭,圍長葛,以報入郛之役也?!?/p>
? ? ? 宋國來報復,包圍了鄭國的長葛。
? ? ?《春秋》:“春,鄭人來渝平?!?/p>
? ? ?鄭國重新和好魯國,這算是玩的“遠交近攻”的策略。
? ? ?《左傳·隱公》:“五月庚申,鄭伯侵陳,大獲。
? ? ? ?鄭國乘著宋國圍攻長葛的時候直接打陳國,大獲全勝。直接把宋國的一個小弟廢掉了。
? ? ? 《春秋》:“冬,宋人取長葛?!?/p>
? ? ? ?宋國圍打了很久才終于拿下鄭國的長葛,還賠了個小弟,沒占到什么便宜。
? ? ? 《左傳·隱公》:“秋,宋及鄭平。七月庚申,盟于宿。”
? ? ? ?秋天,宋和鄭在宿地簽訂和約。
? ? ? ?在這場與中原諸侯的拉鋸戰(zhàn)中,鄭國算是逼平了中原盟主宋國。自此鄭國總算是在中原取得了一席之位,有了大展拳腳的空間。
? ? ? ?本來莊公都洗洗準備回去吃飯了,誰知宋國國君宋殤公不知怎的腦子瓦特(壞)了,把魯國給惹毛了。
? ? ? ?其實說來這事也挺扯。那時候鄭國打宋國時,魯還是宋的盟友,于是宋國派人求救,魯隱公于是就問使者戰(zhàn)況如何啊。可那個使者不知道哪根筋不對,忽悠魯隱公說宋國很生猛,鄭國很受傷。
? ? ? ?拜托!你以為魯國的FBI是吃干飯的嗎?于是魯隱公就說,既然宋國這么生猛,我們也就不著急了,等你們打完了我再去洗地板。
? ? ? ?這件事使宋殤公憋了一肚子氣。而魯隱公是個老實人,事后也覺得自己做過了,于是就想方設法搞關系,甚至不惜出兵討伐宋國看不順眼的邾國。
? ? ? ?可真是應了那句老話——賤人就是矯情!宋國還是那么一副死人樣,直接把老實人魯隱公氣炸了肺。于是魯隱公一不做二不休,把大使館撤了,跟宋國老死不相往來。
? ? ? ?走在半道上的莊公一聽,沒啥說的,直接回去,以天子名義(他是卿士,天子的名義隨便用)給魯國發(fā)通告,要討伐宋國。
? ? ? ?魯隱公一看,沒啥說的,哥跟著你干,順手還去找了齊國。當時齊國和鄭國關系很鐵,這有賴于鄭國的公關很給力。齊國一看,沒啥說的,一個字——干!
? ? ? ?于是鄭魯齊一起開揍宋國,把這個“賤人”直接打成了半身不遂。至于奪取的郜和防這兩塊土地,莊公很大度的給了魯國。
? ? ? ?這下把個魯隱公高興慘了,想不到自己敲敲邊鼓還能撈到這么個便宜。這么看起來魯國才是這次戰(zhàn)爭的直接受益人,而鄭國不過顯示了下國家威望,很是無私。
? ? ? ?你要是這么想就是小看鄭莊公了。那兩塊地在宋國東邊,而鄭國在宋國西邊,兩塊飛地留之無用,不如給魯國做人情。何況,只要魯國收下這兩塊地,那么他和宋國就永遠是對頭,如果宋國武力收回就更好了,宋魯必成死敵,而自己則多了個死心塌地的盟友,何樂而不為?
? ? ? ?而最最重要的是魯國還有個獨一無二的牛逼之處——他是禮樂之邦。說白了就是很有軟實力,能夠影響輿論。于是拿人手短的魯國很賣力的贊頌鄭莊公,從此鄭莊公名聲大震。
? ? ? ?如此一看,鄭莊公這算盤打的真叫一個精,不去做生意可惜了。
? ? ? ?之后沒多久,莊公又去討伐了戎人、許國、息國,都是三下五除二搞定,沒啥好說的。然后,自己不休息的莊公也不希望宋國休息,又帶著虢國的軍隊攻打宋國,把宋國打得大敗。
? ? ? ?這事還帶來個連鎖效應。連年戰(zhàn)敗使得宋國內部矛盾異常激化,太宰華父督殺了宋殤公,另立新君。臣子弒君,這件事很明顯犯了諸侯們的忌諱。
? ? ? ?作為負責任的地區(qū)大國,鄭莊公邀請魯桓公、齊僖公、陳桓公在稷地會見,商討對于宋國的維和行動。
? ? ? ?不過這個陣容你說你要維護宋國和平,鬼信??!
? ? ? ?于是,非常識相的華父督私下里和“維和部隊”簽訂了不平等條約,割地賠款,而維和行動也就此不了了之。按道理,像這種乘火打劫的事一般雙方都不會聲張,畢竟兩邊名聲都不好聽。
? ? ? ?不過這回魯桓公泄了秘。
? ? ? 《春秋》:“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p>
? ? ? ?宋國送了魯桓公郜鼎,意思是承認魯國對于侵占的宋國土地郜的主權。欣喜若狂的魯桓公回去就舉行祭祀,給自己祖先報告:你們孫子我出息了,開疆拓土了!還把大鼎供在太廟中,讓自己的祖宗開開眼。至于鄭、齊、陳都很低調,打死也不說,不過猜想以鄭和齊強大的國力,獲得的好處只怕更多。
? ? ? ?后來這破事還成就了《左傳》名篇《臧哀伯諫納郜鼎》。字里行間譏諷莊公他們故意放縱宋國的暴亂,還有組織分贓,缺失仁義。
? ? ? ?不過“郜”原為郜國,是周文王第十一個兒子的封國,被宋國所滅才成了宋國的郜邑,那個郜大鼎原來是人家的傳國之鼎。宋國又哪有什么仁義可言呢?
? ? ? ?所以說,大家都是流氓,別裝什么文化人,誰不知道誰???
? ? ? ?更何況,這本就是個不流氓不成活的時代,扯這些又有什么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