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說話這事有多重要,說一句話之前問自己三個問題1.我說這句話是真的還是假的,有沒有事實依據2.我說這句話會起到什么效果、有沒有用,3.我說這句話是不是出自善意,還是為了顯示自己的獨特見解。
好好說話是個《技術活》,在說話這件事上,“術”比“道”更實用,不掌握各式各樣的“術”,不頻繁操練,就可能追悔莫及。
《好好說話》其實是《好好思考》,一直以來我們以聽話的方式被教育,卻又以說話的方式被考核。在成功所需的一切因素里,相較于出身、機遇、精力、智力、意志品質,我們最能控制的就是說話這件小事。
說話,是一個人綜合素質的集中體現,我們圍繞話語權,將話術分為溝通、說服、談判、演講、辯論這五維,這是個全息的說話練習體系。好好說話從來不是一項天賦技能。天性善良的人,容易木訥;天性聰明的人,容易尖銳;天性大大咧咧的人,容易傷人不自知;天性細膩柔和的人,容易絮叨惹人煩……自己對號入座是哪種,又分析身邊人是哪一種。
說話的底氣來自實力。巧言令色或剛毅木訥我們要用對地方。對老師講話要剛毅木訥,有一說一,點到為止,不然老師會覺得你在懷疑他的智商;對其他同學說話要善于鋪陳,有一說十,自由發揮,起到充分講解,答疑解惑的作用。
每句話,都是權力的游戲。不會好好好話,是因為拎不清狀況。權力關系決定了現實的語際關系,決定了各類場景下說話的基本原則。
一枚導彈,貴是貴在打中目標;一套公寓,貴是貴在地段上。說話重要的是語境,就是運用在正確的時機上。掌握語境,說話才有效果,如何順應語境的需求,核心理念“每句話,都是權力的游戲”,明白話語里的權力關系,它是語言過程中自然形成的形勢關系。比如演講、辯論,觀眾是絕對的權力方。我們日?!罢f錯話”,是因為沒搞清楚權力的歸屬,錯誤的理解場景,選錯了策略。
演講——權力的形成(吸引、聚焦與引導)
溝通——權力的流動(避免沖撞與協調轉向)
說服——權力在對方(無權的一方要改變有權的一方)
談判——權力在雙方(雙方要合作,才能解決問題)
辯論——權力在他方(雙方無權絕定勝負,通常由中立第三方裁決)
好好說話策略流程
說話的不同場景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