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接到了老公的電話,想著是不是今天過節問候一下我,一陣寒暄之后他切入正題,同學承包了一個魚塘,需要借一筆錢去投資經營。我一聽到借錢這兩個字,腦子就開始頭疼。
老公的這個同學我很熟悉,從小家庭環境不是很好,母親很早就去世,姐弟倆跟著父親一起長大,姐姐出嫁后在小鎮上經營了一家燒烤店,弟弟先開始在家養魚,好的時候可以賺點錢,碰到翻塘的時候會血本無歸,于是就跟著姐姐一起來到小鎮上做點小生意,幾年過去,姐姐家的日子蒸蒸日上,弟弟家毫無起色,為了幫扶弟弟家,姐姐讓弟弟每天晚上來自家店幫忙,工錢按市場價付。白天他可以去經營自己的生意,也可以去魚塘養魚。
記得剛跟老公結婚后不久,這個同學就曾經因為魚塘要買魚苗之類的向我們借過錢,那個時候大家收入都不高,我記得我一個月的工資好像是300元,他借走了500,當時老公也沒和我商量直接就把錢借出去了,想著也只有幾百元,能幫別人一把就幫別人一把吧,說好了還錢的日子,他不提還錢的話我們也不好意思要,剛好那年添了一個孩子,到處都是要用錢,實在沒辦法,老公親自出面把錢要回來了。要錢的時候我挺不好意思的,總覺得問別人要錢還覺得對不起人家。還好,并沒有因此而影響關系,依然能和以前一樣相處。但是我每次看見他的時候不知為啥總有一種負疚感。這種感覺讓人非常不爽。
十幾年過去了,每次去他家的時候總覺得這個家庭一點都沒有隨著時代的改變而改變,依然是那個樣子。老公說:“你可不要用老眼光看他,他家可能會拆遷,據市場行情,他的魚塘可以賠幾百萬,他家在魚塘邊上還有一排房子,估計也可以賠不少。他在村里的住房,原來是個小平房,幾年來只要賺一點錢他就把房子動一動,要么加高,要么在院子里擴建搭棚子,保守估計賠個四五套是沒有問題的。”又一次去他家看了一看,真的就像老公說的那樣,雖然很羨慕,但各人有各人的命,也就僅僅是羨慕而已。去年,她姐姐開口說自己的燒烤店要擴大經營,需要錢,問我們開口借了幾萬,我只要聽到別人問我借錢就頭大,有了上一次借錢的經歷,我很想拒絕,老公拉不下面子,得了,幾萬又借出去了,也沒有約定還錢的日子。后來要買房子,我直接電話把錢要回來了,姐姐很爽快地還了錢,還給了一點利息,老公死活不要,硬是給人退了回去,其實我心里是很不樂意的,我拿錢理財也會有收益,為什么借給別人就不能收利息呢?可是一談起這事,老公就說借一點錢給別人還要收人家利息,叫別人怎么看我?這是什么邏輯哦。
最近,弟弟再次開口希望我們能借兩萬給他,他又把老親爺的魚塘承包下來了,需要錢投資進去。他沒有跟我講,直接跟老公說了這事,不出意外,老公又是一口答應下來了。這次我就真的不愿意了,我又不是開銀行的,怎么一有事就問我借錢,弟弟借了姐姐借,借了一次又一次,每次借錢都要我們去要,從來就沒有主動還過錢,而且每次借錢后總是讓我的家里發生戰爭。不就兩萬塊嘛,打開微信都可以借出來,根本不需要跟私人開口,我就告訴了老公一些可以從網上借錢的方法,老公說:“人家不能每月還錢,只能一次性還,你的這個方法對他不合適。”我問我可不可以不借給他,因為咱家馬上也面臨拆遷房補繳面積錢,而且每個月要還一萬多的房貸,兒子在上大學,每年兩萬多的學費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上有老下有小,總要留點活錢在手上以應對各種突發事件吧。借錢的渠道這么多,為什么就一定要問我借錢呢?老公說什么也要借,還說兩萬又不是十萬,人家開口了不好意思不借。最后我也沒法,說借錢可以,按照市場行情付利息總可以吧,但是以我對老公的了解,估計說了也是白說。人家都說救急不救窮,換做是我,寧可去銀行借也不會開口問私人借,借也傷感情,不借更傷感情。這個世界最難還的是什么?是人情。
通過這件事情,我仔細想了想我家的財務狀況,感覺也處在很危險的境遇,但是我并不是很著急,因為我知道一旦我急需要用錢的時候,初步估算了一下,我至少可以借出四十萬出來,而且不需要費多大的腦筋。無非就是還一些利息,這是世界哪有銀行白給錢咱用呢?
人情大于債。借與不借都是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