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尤其是老子和莊子的道,本來就是和儒家大相徑庭。孔子出世之道,在老莊眼中本就格格不入,所以即論語中的仁義禮智的圣王之道,它是被老莊所唾棄,老子的無為而治,就是絕對的無為,不需要用儒家之順去審視,或者用現在人的眼光來辯解,非要讓其處于一個非誤狀態(tài),即便是錯的,哪有如何,圣人不死,大盜不止,這才是儒道之政見之別。老子認為歸于自然歸于天道,就算天下有善有惡,也不需要去人為教化,所謂教化一個不就等于不教化另一個,天之本性,豈容人力是不自量力所逆。
儒家精心于教化萬民,培養(yǎng)入世之圣人去救民與水火,從而得以結束當時禮樂崩戰(zhàn)亂繁的狀態(tài),這些在老莊看來,不僅貽笑大方難以實現,就算可以拯救也只能是暫時的,更重要的是他們認為這樣只會越來越糟糕,所以老子之論或多或少有點針對儒家的意思,而在莊子傳中,莊子所留文獻,有大多完全是去專門反孔子之道,他不惜以神話傳說,假他人之口去狠狠抨擊孔子以及其圣王道德之世。
綜上,我眼中的老莊之論和孔子之儒道本就道不同不相為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