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三年合同快到期,想尋找新的發展機會,嘗試新的工作環境,所以最近在準備換工作的事情。
而在準備過程中,我在職業方向、學習方向方面遇到了一些非常困惑的問題(這些問題,我想,是大部分處于職業生涯初期的人都會遇到的)。
所幸,我找到了一個簡單易行的方法
先進行自我分析,然后馬上制定初步規劃,不要閉門造車,盡快找人溝通,了解他們對職業發展的思考與看法,最后完善自己的規劃
本周(20160404-20160410)對此方法加以實踐:一方面是詳細進行了自我分析,另一方面每天晚上找大學老師、同學、同事、領導,或當面或電話咨詢,經過一周的時間,終于解決了我的困惑,職業發展規劃越來越清晰。
在此,分享我這幾天的實踐過程,希望給遇到了同樣問題的童鞋以幫助
一、自我分析
友情提醒:在自我分析這個階段,不要太注重方法,如果怕自己分析不好,遲遲不敢下筆,而是花太多時間去看書看博客以學習分析方法,是舍本求末,得不償失的。立即下筆,分析自己
1.1 理想與方向:我以后要從事什么領域,什么職業,現在把學習重心放在哪些方面?
詢問長者
年初,當我提出離開時,也拿這個問題問過我們集團CEO:
大學的時候,我對以后的發展沒有什么特別的想法,覺得走一步看一步,沒怎么主動學習;剛畢業的時候,覺得公司做什么,我跟著做什么,公司有什么我跟著學什么;工作一年后,想往熱門行業、前沿技術方面發展,開始學習游戲開發的的Unity3D;工作兩年后,有了一些自己的規劃,想往產品經理方向轉,打算按自己的職業規劃一步步積累,先學習移動前端的安卓、iOS技術;工作第三年,因為自己的規劃并不清晰,反倒不知道該怎么走,怎么學了
他回答說:
我工作了三十多年,現在仍不知疲倦,堅持工作,是源于我對現在的工作的激情,擁有不竭的內驅力。在制定你的規劃前,需要先找到自己最有激情做的事情,跟著這樣的方向走下去
頓悟
劉備三顧茅廬時說“先生之言,頓開茅塞,使備如撥云霧而睹青天”。聽了CEO的一番話,思考許久而不可得的問題,突然被解開了:我不需要在意什么熱門,什么冷門,我只需要找到最讓我有激情做的事情,一直做下去。
后來我在《認識商業》這本書上看到了同樣的道理:
盡早評估并了解個人興趣、技能與價值觀,對于未來的職業生涯發展相當有利
那么,什么是最讓我有激情做的事情呢?大約兩月前吧,我終于想明白了,答案是:
相比起深入研究技術,我更喜歡關于問題本身,根據用戶、公司、自己的問題,從不同的途徑,尋找合適的解決方案,然后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自己非常有干勁,能一心往著解決問題這一目標前行,當解決問題后,成就感油然而生。
那么,具體做什么職業,什么工作,能讓我保持工作激情?答案是:產品經理。
其實一年多前我就考慮過轉行做產品經理,那時候可能更多的是覺得工作高待遇好,但當時基礎薄弱不敢轉,想先掌握后端技術,再自學移動前端技術,等掌握得差不多了再轉。而當我明白了,我應該尋找最讓自己有激情的工作時,我更堅定了要成為產品經理的信念。
1.2 現狀:我現在的優勢和劣勢,是什么?
認識自己,無疑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可惜的是,最近準備簡歷,我才進行過認真思考這個問題
1.3 我需要做什么,來達到我的理想
在過去的日子里,雖然我明白自己想成為產品經理,但我還是有很多顧慮,并沒有想好什么時候去轉,怎么去轉。需要做什么才能成為產品經理呢?以前我更多的還是想慢慢來,走一步看一步。
但到了現在,當面臨重新找工作,我發現現在掌握的技術能力,不能讓我用技術的身份找到好的工作,現在掌握的產品能力并不能幫助我轉向產品經理。
- 我是保險起見以技術身份找下一份工作,還是果斷轉產品經理?
- 面試前的準備工作,學習重心是以技術能力為主,還是產品能力為主
- 下一步,我該做具體什么以改變這種迷茫的情況,讓自己以后找工作更順利呢?
這些問題,是最讓我困惑的
二、根據自己的情況,先初步制定職業規劃
友情提醒:在這個階段,不要等自己考慮得貌似很成熟后才去寫規劃,而是馬上動手寫,只有寫下來,你才能更清楚自己的項目,以便做出調整。
其實,經過上述三方面的總結,我已經很明白自己存在的問題了,只是沒考慮清楚解決方案,即職業規劃。
這個時候,我還是盡可能根據自己的情況,先初步制定了職業規劃
三、找老師、同學、同事、領導,討論職業規劃
顯然,上述規劃,會因為我的經驗閱歷,有局限性。如何克服這種局限性,我想到的辦法是:不斷找人溝通,了解他們對職業發展的思考和想法。經過5天的實踐證明,這是一個非常行之有效的辦法。下面我會介紹一下跟他人溝通了解到的一些要點,已經對職業規劃的完善
S老師
S老師,.net學科輔導員
他的建議是盡可能進項目型公司,多爭取參與大型項目,掌握架構、大數據等技術,積累成熟后,擁有了大型項目的經驗,再去考慮走技術管理還是產品管理方向。
我要做什么
- 雖然他的建議跟我的想法并不相符,但和他溝通后,我發現我的規劃中存在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 我什么都想去接觸,什么都想去學習,又技術又產品又管理,但卻沒有能拿得出手的東西,我應該學會舍棄和專注。
L同學
L同學,正在學習iOS,計劃向iOS方向轉型,但目前還沒有找到iOS工作
對于職業規劃,L同事也處于迷茫狀態,兩三年里,他經過多次跳槽,但跳槽并沒有帶來薪資和技術上的快速提升。
我要做什么
- 參考他的情況,我更迫切的想要制定清楚自己的職業規劃,然后再選擇跳槽轉行,這樣我能更好的往一個方向積累經驗。
最近在一檔節目《開言扯空 為產品經理》中,聽到這么一句話,挺認同的:沖錢去未必得到錢,沖經驗去能得到經驗_
H同學
H同學,目前從事.Net方向
情況和我類似,在一家公司呆上兩年多的時間,發現提升的空間越來越小,選擇了離職,在重新找工作的過程中,他也是發現憑自己的技術,在以前公司可以干得不錯,但重新找公司,寫簡歷時,就發現自己的能力沒有什么突出的地方。
我要做什么
- 要注意跳出自己的舒適區,不斷學習,不要覺得目前的能力可以應付目前的工作了就不去主動學習
H領導
H領導,公司財務總監
H領導點出我的發展規劃中存在的一個很大的問題:我的目標很明顯是向產品、管理方式走,而不是技術。但我的規劃中,在技術上花費了太多時間,沒有必要再花三年時間積累技術,這樣會耽誤我到達后續的目標。并且,能力上的培養不是培養完一項再培養下一項的,應該是相輔相成,在日常工作和學習中,就應該多注重培養從上到下,從管理思維-產品思維,再到技術思維的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
我要做什么
- 因為已經跟領導談好了離開,跟他探討的更多的是職業規劃上的事情。我思考了許久,發現下一份工作直接轉產品經理,更適合我的發展。
L同事
L同事,三十多歲的老程序員,去年已從公司離職
因為我已經明確了自己下一步會直接轉行,所以跟L同事聊的,更多的是他對產品經理這一職業的一些看法。
我要做什么
- 之前我只是確定了發展方向,但沒有確定學習方向,根據L同事的建議,我的學習方向應該是,從找尋兩三個自己喜歡的行業領域,分析這些領域的用戶和用戶需求,看一下該領域的公司創造了哪些產品解決了這些需求,然后用產品思維分析這些產品。這樣的學習效率會更好,更適合我快速學習,在3個月左右的時間快速轉型。
D同學
D同學,1歲產品經理
之前的溝通,我基本明確了自己的發展方向和學習方向,但我只是從網上和書上了解過產品經理,沒有接觸過真正的產品經理。
D同學介紹了她轉行做產品經理的經歷以及目前的主要工作,使我更加了解產品經理這個崗位。
我要做什么
- 轉型意味著重新學習,我需要先從自己已有基礎的領域:電商、企業服務(CRM、ERP)開始著手學習,去分析這些領域的產品,假設自己就是這些產品的產品經理,是如何設計出這樣的產品的,并給自己定個任務,嘗試自己規劃和設計這樣的產品,從頭到尾體驗一遍產品經理的工作流程,撰寫3份以上app產品分析報告。
四、完善后的職業發展規劃
如有問題和建議,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