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看完電影《岡仁波齊》,晚九點四十五散場。
一路坐車回來心里沒有起伏,現在此刻在敲字。
看完的感覺就是很平時,感受就是很平常。
這里的平常指的是佛法當中講的平常,意思就是很平時,沒有造作。不抽象一點的講就是對影片有很空靈和平靜的感覺。
修行的角度來講,見天地見眾生見自己。
語言文字好像都是多余,只有體會才能領受一種空靈的感覺,一種堅定的力量,和信仰的精神,而事實上又是那么的平常而不是遙不可及形而上或是玄乎其玄。非常簡單平時非常美,天很藍,神山很莊嚴,經幡很漂亮,山路彎而有向,布達拉宮圖像有見過,大昭寺圖樣也曾見過,他們轉山讓我想起了《轉山》的電影,劇情已經記不得了,他們磕長頭,我想起了見過的磕長頭的圖片,喇嘛看小孩的神情,我想起了,《西藏生死書》中看到過的轉世輪回業報的故事和道理。
了解領受修行,表法,信仰,大道至簡不啰嗦不造作很平實很平常,守心,修行,當看此部電影,只管領受,講話多余。
而,所有的疑問又該如何解惑道理又是什么,我想片尾曲《No Fear In My Heart》本身的詮釋對電影是一種意境助緣,電影表平實,歌詞表起伏,共同搭配給你實相,而真正的答案,在你所看到的領受到的就是了。當聽當領受。
你在躲避什么/你在挽留什么/你想取悅誰呢/你曾經下跪/這冷漠的世界/何曾將你善待/所以你厭惡危險/墜入厄運深淵/輸掉一切/你兩手緊緊抓著/如同身處懸崖/你小心翼翼地/以為你擁有著
貌似人生圓滿/能不能徹底地放開你的手/敢不敢這么義無反顧墜落/墜入黑暗中/墜入泥土中/的海闊天空
就讓我來次透徹心扉的痛/都拿走讓我再次兩手空空/只有奄奄一息過/那個真正的我/他才能夠誕生
just let time go on, your kneeling now stand with no fear in my heart, god comes into my mind
你也曾經追問,然后沉默,漸漸習慣謊言,并以此為榮,因為沒有草原,就忘了你是馬,你卑微的人生,能不能徹底放開你的手,敢不敢這么義無反顧墜落,墜入黑暗中,墜入泥土中,的海闊天空,就讓我來次透徹心扉的痛,都拿走讓我再次兩手空空,只有奄奄一息過,那個真正的我,他才能夠誕生,那才是我,那才是我,那個發光的我,那個會飛的yo buddy,那個頂天立地的,那才是我,當我一微笑,所有的苦難,都灰飛煙滅,能不能徹底放開你的手,敢不敢這么義無反顧墜落,墜入黑暗中,墜入泥土中,的海闊天空,就讓我來次透徹心扉的痛,都拿走讓我再次兩手空空,只有奄奄一息過,那個真正的我,他才能夠誕生。
在這里,我從詞中,看到一個人和自我的矛盾或者叫做抗爭,然后察覺自己的恐懼害怕和掛礙,勇敢接受并面對它然后放下,就會得到解脫,即,束縛一個人的捆綁一個人的是心魔,其實自性本真如,圓滿,越執著越綁緊一個人,放下就是解脫。
忽然想起幾句話,就碎碎念的敲在這里吧,
問觀音為何倒坐,只因世人不肯回頭。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我想,回頭大概指的是人盲目執著胡亂追求不究竟,忘記了本來忘記了初心于是迷失。
而,放下屠刀,指的是不要執著,學會放下,即得解脫。
真相要靠證悟,而不是說得,智慧福德要靠修得,而不是求得。
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
轉山轉水轉來世,望風望景望此生。
悟德悟道悟過往,度人度己度輪回。
《愿》
在山水之間,有一份信念,是靜默無言
在佛塔之間,有一條經幡,是為你掛牽
在聚散之間,有一劫宿緣,是無常善變
在你我之間,有一縷思念,是魂繞夢牽
此生上路,哪怕天絕地穿,只愿途中,能在與你,相見
嗡嘛呢唄咪吽舍(重復)
《流年》《無常》這兩首歌曲也是看到境遇感覺就冒出來的曲調,我想都是有能量意念的才會如此,推薦領受。
(合十)
還差六十個字,
那就把《心經》寫在這里吧,剛好想起來應該提到。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對了,還有歌曲<人間>,補充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