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媽媽,買綠豆》是一本深受孩子喜愛的中文繪本,由臺灣作家曾陽晴創作、萬華國繪制插畫,信誼基金出版社出版。故事典型的圖文結合的形式描述了簡單的日常場景,展現了溫馨的親子互動和自然生活教育。
故事主要講了阿寶和媽媽買綠豆、煮綠豆湯、喝綠豆湯、做綠豆冰、種綠豆、吃綠豆冰的日常。
買綠豆: 小男孩阿寶和媽媽一起去雜貨店買綠豆,他總是會提醒媽媽:“媽媽,買綠豆。”于是,媽媽和阿寶去雜貨店買了一小袋綠豆,阿寶急切地拉著媽媽回家了。這一場景貼近孩子的生活,體現了母子間的親密。
煮綠豆湯:回家后,阿寶主動幫媽媽清洗綠豆,一起準備煮綠豆湯。他們觀察綠豆在水中泡發的過程,媽媽引導阿寶耐心等待。于是,阿寶一邊玩耍一邊等待著綠豆泡大。煮湯時,阿寶因好奇想掀開鍋蓋,媽媽提醒他注意安全,教導他“慢慢來”。
喝綠豆湯、做綠豆冰:綠豆湯煮好后,阿寶拿來糖罐提醒媽媽放糖。哪個孩子不喜歡吃糖呢?隨后,母子倆將湯放在冷水盆中降溫,阿寶等不及了,一會兒伸手摸摸溫度是否降下去,一會兒又踩著小板凳,拿著小勺子偷偷嘗嘗綠豆湯燙不燙,多么可愛呀!這不就是每一個孩子嗎?最后,媽媽盛了兩碗綠豆湯,和阿寶坐在門前品嘗,這又是多么溫馨啊!讓我想起了自己小時候和家人一起吃飯的場景。
剩余的綠豆湯被做成綠豆冰,延伸出新的樂趣。
種綠豆:一顆遺漏的綠豆被阿寶發現了,媽媽找來瓶子和小鏟子,把這一粒綠豆種在了瓶子里。阿寶給它曬太陽、澆水,看著它慢慢地發芽、長大,這里其實涉及到了植物生長的自然過程,傳遞了生命教育的意義。
故事的最后,阿寶和媽媽一邊開心地吃著綠豆冰,一邊“欣賞”這被阿寶照顧長大的綠豆。這是生命成長的喜悅。
孩子就是那粒種子,爸爸媽媽就是那呵護它長大的“阿寶”,是陽光和水,是種子生命成長的必不可少的條件。
縱觀整個故事,小男孩阿寶都是“主動的先發者”:提醒媽媽買綠豆、幫媽媽把綠豆提回家、拿盆接水洗綠豆、提醒媽媽及時煮綠豆、拿來糖罐讓媽媽給綠豆湯放糖、試綠豆湯的溫度、嘗綠豆湯……讀著故事,時時刻刻都能感受到小男孩阿寶的開心、激動和幸福,為什么呢?因為從買綠豆到最后的做綠豆冰、種綠豆,他始終都參與其中。
參與其中,讓人滿足和幸福,對小孩子而言更是如此。
02
寒暑假,時常是我跟寶貝兩個人在家,我一直覺得我忙的時候,比如做飯、洗鍋時,寶貝就該自己一個人玩,不要打擾我。可是寶貝每次總要時不時地跑過來跟我說話,問我問題等。
后來,寶貝長大了,我就讓她幫我,洗完碗后,我會大聲喊:“寶兒,快來幫媽媽放碗。”寶貝問聲,開心地跑過來,“媽媽,洗好了嗎?我來了。”
我把沖干凈的碗碟放在灶臺上,寶貝拉開碗柜,跌起腳尖,拿一只我剛沖好的碗,往洗碗池里倒一倒積的一點水,最后把它整齊地放在碗柜里。在這個過程中,我教她把同樣大小的碗摞在一起,每一摞碗都不要太高,否則,柜子一推進去,就回刷倒。
每次,寶貝都忙得不亦樂乎。
后來,她會提前跟我打招呼:“媽媽,放碗的時候記得喊我啊!”
再后來,她還會特別著急,“媽媽,碗沖好了嗎?”“媽媽,到放碗的時候了沒?”
每次我洗衣服,寶貝總是要求操作洗衣機,有時候我趁她玩的時候,自己操作,等洗衣機滾動起來的時候,寶貝聽到了聲音,眼淚汪汪,甚至發脾氣非要自己操作。
后來,我洗衣服的時候,就會喊來寶貝,讓她幫我摁一下洗衣機。剛開始,我扶著她的手指,教她先摁什么,再摁什么,最后摁什么。最近,無意中發現,連我自己都不知道,寶貝已經不用我教,自己學會了洗衣機的日常操作。
就這些小小的事,因為我允許她做,參與其中,讓她快樂無比。
也是在這種親身參與中,寶貝的生活經驗慢慢積累起來了。
我總是嫌麻煩,很多事情不讓孩子參與或者順手就幫她做了;我也總是嫌麻煩,覺得有時候家里面大人忙大人的,孩子玩孩子的,互不打擾最好。可是寶貝總是喊“媽媽,媽媽……”,她總有很多話要說,總是有很多問題要問,總有喊不完的“媽媽”。
張杏如說“生活即教育,在匆忙的腳步里,看見孩子,讓孩子參與在每一天的日子中,一起過日子,做媽媽的正是用這樣的當時守護著孩子、守護著童年,更守護著孩子對生命的熱情和向往。”
所以,不要嫌麻煩,不要總是拒絕,讓孩子參與到每一天的家務勞動中,參與到其他可以參與的事情中,在參與中耐心引導、悉心教導,享受共同勞動中溫暖互動的滿足和幸福。
03
《媽媽,買綠豆》這本繪本故事雖然很簡單,但還可以帶著孩子做很多有意思的拓展延伸。比如,可以帶孩子去商店購物,給她挑選和決定的權利,鍛煉她的膽量和獨立能力;可以和孩子一起買綠豆、煮綠豆湯、做綠豆冰,讓她全程參與其中,變身“阿寶”,感受這小小勞動的樂趣;可以和孩子一起種下種子,給它澆水、曬太陽,期待它的成長,觀察它的生長……
這一切,對大人來說稀松平常,可對于孩子來說卻意義非凡,說不定哪件事情會讓她愉悅萬分,讓她倍感幸福,讓她成長,讓她在平凡普通的日子里體驗不一樣的精彩。
可是,我并不是一個勤快的媽媽,因為很多事情我沒有帶孩子做過;我也并不是一個能干的媽媽,因為很多事情我自己也不會做,也在摸索。
那就從現在開始去做吧,去嘗試吧,去和孩子一起成長吧!
(全文206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