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發了報到篇,說了些寺廟里的日常。其實,我最想寫的是寺里的師父們。
對于一個寺院來說,再莊嚴再宏偉再古老,缺少了德才兼備的修行人,就缺少了靈魂。
普陀寺里有不少高僧大德,如開山方丈上明下生大和尚,如普陀寺三寶之一的果慧法師果老(普陀寺有三寶:彌勒佛、萬佛閣和果老),如閉關三年研究金剛經年初才出關的廣益法師,當然,更多的是年輕有為飽讀詩書經文的青年法師們。
在去之前,我從沒想到,清規戒律中清修的師父們,也如此有血有肉生動親切。常人眼中佛門戒律森嚴,以為僧人當是古板嚴肅不可靠近,或因社會的諸多傳聞而有所誤解,然而在普陀寺內,看到僧團的法師們卻親切活潑,和善慈悲,既恪守著佛門的戒律清凈修行,卻又并不與現實脫節,在入世與出世間收放自如,以一顆慈悲的心弘揚佛法勸導眾生一心向善,令人景仰。而這,也是普陀寺日益香火鼎盛的原因吧!
一、開山方丈上明下生大和尚
寺里的方丈上明下生大和尚,身兼多職,同時是廣州光孝寺方丈、珠海普陀寺方丈、佛山仁壽寺住持、揭陽永福寺住持。平時極少在普陀寺。曙進法師笑稱,大和尚一年到頭在普陀寺也住不了三天。不過,對于這次短期出家班,大和尚是非常重視的,在百忙之中特地抽空回來給男眾剃度并作出開示。
珠海普陀寺的建院歷史其實并不長,自2000年到2017,短短十七年,卻從當初的小廟發展成現今宏偉莊嚴、擁有一支高學歷僧團、集朝圣禪修、慈善教育與弘法修持為一體的莊嚴古樸殊勝道場,吸引八方信眾蜂擁而來,可見大和尚的宏才大略。
而今年,普陀寺更獲得第三屆全國創建和諧寺觀教堂先進集體授牌。這是廣東省內位個獲得此殊榮的寺觀教堂。
同時,也獲得了建立佛教英語教育基地的許可,這預示著普陀正式走向國際化。
二、普陀寺“三寶之一”的果老
寺里除了上明下生大和尚,還有另一位和尚:首席大和尚果慧法師。
(在這里科普一下:說寺里有兩位和尚的意思并不是說寺里只有兩位僧人,而是能以“和尚”尊稱之的,目前是兩人。常人看到出家人就稱之為和尚,其實在佛門中,和尚是一種尊稱,專指有一定修為的僧人,其余則按受戒不同分為比丘均稱為沙彌。)
關于果老,一來就聽說普陀寺有三寶:彌勒佛、萬佛閣和果老。為何一個和尚能與佛、與萬佛閣相提并論?因為果老博學多聞,記性超群,人稱活字典、活藏經。
聽果老的課,是一種享受,也是一種折磨。享受是果老講課天馬行空,古今中外,天文地理,釋道儒,無所不能,無所不曉,且語言詼諧幽默,妙語連連,講課內容貼地氣,連我們俗人的王者榮耀、美團外賣都知曉,用悟和法師講的就是干貨連連,兩小時半的課,幾乎就是脫稿演講,時間就在他的妙語連珠下不知不覺就過去了。折磨是,果老的課沒有PPT,對于記性差佛法零基礎智商待充值的我,一堂課信息量極大的課聽下來,仿佛什么都聽到了,什么都明白了,又仿佛什么都沒記住沒明白。
所以,果老的課要不要聽?
要!
PPT要不要做?
要!
三、閉關三年專研金剛經的廣益法師
廣益法師也是一位傳奇人物。生于四川,曾任四川佛學院講師,在密宗如此興盛的地方,偏偏來到南方修行禪宗。之前閉關三年研讀金剛經,今年四月才出關,當時大和尚與一眾信徒親迎法師出關,成為佛界一大盛事。
(說個題外話:那天我們小組在五時大殿前討論結業辯題,遇上法師,說他的身份證被注銷了,要回老家辦理,原來閉關也有風險?!)
另外,再預告一下:本月12日始,每周六下午兩點至四點半,廣益法師將在普陀寺開設公益課堂宣講金剛經,有緣人可以前往聽法師講法。
我們在寺廟里的第一節課便是廣益法師的課“出家功德”。廣益法師告訴我們,出家不是消極,而是積極的人生態度。出家人出的是世俗之家,煩惱之家。“出家造惡極難,如陸地行舟,在家起過極易,如海中泛舟”。
話說在寺里十一天,我們的時間排得滿滿的,除了上課下課,幾乎沒有時間在外逗留。可我竟三次在不同的地點遇見廣益法師,并及時聆聽他的教誨,甚覺榮幸。尤其一天因不適在寺里的醫療點做針炙時遇上也來做針炙的法師,趁機向他請教了幾個問題,法師亦給了我很多建議和忠告,還講起了他自己親身經歷的故事,令我和旁邊的師兄聽得津津有味幾乎不愿離去。
四、勞苦功高鞠躬盡瘁的當家師
寺里的代監院——大家稱之為當家師的悟和法師,是寺里的二號人物。個人經歷也是非常有傳奇色彩。
在他來給我們講課時,坐旁邊的澳門來的師兄就悄悄跟我講:當家師是千億和尚。揭陽來的小朋友也告訴我:當家師是富二代,家里很有錢的。而在先進和諧寺觀教堂先進集體授牌儀式時,曙進法師招呼一位女士前面就坐,師兄告知那就是悟和法師的母親時,我更是驚訝萬分。
法師年輕有為,生得劍眉星目,俊朗儒雅,且家境不凡,放在世俗里,就是妥妥的霸道總裁,為何竟舍得放下塵世的一切投身佛祖?而且,竟然還有堅強的后盾在背后支持。
更為重要的是,當家師將他在現實中的管理經驗帶到了寺院里,師兄說,自從他來到寺院后,大刀闊斧進行改革,大力整頓僧容僧貌,時至今日,寺廟的形像是煥然一新,管理日勝一日。這點我亦深有同感,僅就十余天內所看到僧團的威儀,以及寺里的形像,各方面的細節的考究,就知道當家師下了不少功夫。
而此次短期出家班,悟和法師亦對我們作了開示,教育我們在家人要和諧身邊的人,找準自己的定位,要記得自己在社會上、在家庭里應承擔的責任,先做好“人”,做好自己的事,履行一個公民的責任、不要為了學佛而拋棄責任。
當家師說“把你最好的東西,奉獻給世界,它會返回到你身上。”
而關于這次出家班,當家師非常重視大家的反饋,通過辯論會、結業總結來檢驗成果,尢其重點指出要大家寫下對寺廟、對這次課程的意見與建議。并且公開了他的微信號。澳門的師兄悄悄說:難道當家師在為寺廟的發展發掘人才?那可真的是用心良苦啊!
五、恩威并施的界明法師及佛法傳人安國師
短期出家回來之后,我發了上面這張照片給朋友:
這是我最喜歡的兩位師父。
朋友回:我也喜歡!一看就很舒服的感覺!
趕緊拜師!到時我抱大腿!
哈!
我也想拜啊。
這兩位師父,就是界明法師和安國法師。(為了彌補昨天那張安國法師被我偷拍得不夠完美的遺憾,有必要補充上幾幅帥照以正視聽,對,這才是國師的真面目!)
咦?說好放國師的帥照的,為什么也把界明師父放上去了?為何一定要把兩位法師的照片放在一起?其實我也很矛盾啊。
不過有一點是:這兩位法師有一種異常的默契,無論是在主持,還是在講課中,還是在課堂外,兩人的配合都是相當默契的,氣場也相近,一樣的充滿智慧,一樣的知識淵博,一樣的幽默風趣,一樣的氣質儒雅,一樣的莊嚴慈悲。最愛看他倆的互動。看,他倆在一起的照片,多么和諧,用世俗的話就是:一對好基友。(阿彌陀佛,請師父莫拿板子打我
)
界明法師是我們的僧值師。僧值師,大概就是在出家班期間專管我們的學習吃飯睡覺以及紀律的值班師父的意思吧。反正從一開始到結束,跟我們接觸最多的人,時時刻刻無處不在的人,就是界明法師。而我們也習慣了每天都要看到他的身影才安心。
界明法師最愛的事有兩件,一件是用提問把我們繞進去。比如“你們知道自己的愚癡嗎?”“知道。”“知道自己愚癡的人就不是愚癡的了”。把我們說得一愣一愣的。他還習慣以一句句“請問”開頭,請我們入套,把我們問得啞口無言時,他自己卻拿著話筒開心大笑。
法師“最愛”的另一件事,是拿板子打人。不過,那是在我們集體遲到的情況下。當凌晨四點半的普陀寺還籠罩在黑漆漆的天空之下,寺廟的鐘聲已然響起,大殿前卻才七零八落東倒西歪的站了幾個人,界明法師舉著板子,迎著拖拖拉拉趕來的遲到的人一路打過去,每個人都打得又慚愧又服氣。不過,雖然打板子是一種懲罰,但是很多師兄卻愿意站定讓他打,一是因為心存愧疚,二是因為師父下手仁慈,根本不痛。沒打到的甚至求他:師父,給我加持一下。我也曾特地跑去找他“加持”,然后被罵:站回去。
尢記得一次課間他在我桌前,淡淡的說起他曾被癌細胞擴散的經歷,以此勸告我珍愛生命。這才知道原來師父也才剛剛逃脫病魔之手不久。
而這十一天的日日夜夜,他每天陪伴著我們,早上最早出現在大殿前的是他,每晚陪我們到最后的也是他,別的法師上課之時,他在一旁巡視,隨時關注進度;下課之后,又帶領我們各種集合,甚至當我們在吃飯的時候,依然在旁來回巡視的也是他。有時候我很懷疑他究竟需不需要睡眠,需不需要休息,需不需要吃飯。而就是這樣一個充滿智慧這樣一個恪守職責的法師,一個笑起來親切如春天,不笑時卻有種不怒自威的威嚴的法師,對于我們這群散漫的俗世中人,卻舍不得下手懲罰。
記得他最嚴肅的一次是因為班長私下發動大家“隨喜”供齋供養師父,被界明師父知曉后嚴詞呵斥,然后馬上就打印了一份關于普院寺從未委托任何組織、個人以寺院名義化緣籌款的通知人手一份下發給我們。
另外一次就是在法堂里,因帶領我們的引禮師父之間互相推讓沒及時就坐于蒲團上,被另一邊的界明法師喝斥,那一刻,在安靜肅穆的法堂里,讓我們真正感受到了他的威嚴。所以,并非界明法師不嚴厲,而是對我們心存慈愛啊!
至于安國法師,我們的班主任曙進法師贊嘆過,他是學問上不封頂的年輕法師。
一位江蘇來的師兄則一臉嚴肅的告訴我:安國法師,是佛祖派來傳法的人。
何出此言?因為法師出家之前,并未曾像大家想像的那般,為情或為世俗的種種不幸境遇而墮入空門,甚至在出家之前一切很順利,少年得志。他之出家,完全就是一種對生命的透徹及對佛法的向往。
而在普陀寺里,大家習慣將安國法師稱為“國師”。
為何稱之為“國師”?除了他的法名“安國”之外,更因為他的才華與智慧。安國法師年輕有為,學問高深。在出家之前,已完成研究生學業。出家之后,又攻讀佛學院研究生、中科院心理資本研究生。更是當家師指定的佛教英語教育基地籌備組的負責人之一。
安國法師不但才華洋溢,因出家前攻讀的是教育專業,口才更是十分了得,班會上的首次主持便讓人折服于其才華及優秀的演變能力,后來在班級呈白熱化的辯論會上更是屢屢救場,現出一代宗師的大家氣度。
安國法師教授的課程是非常接地氣的“佛教人生觀”。他說,佛教跟跟任一件事都有關系。認識佛法,可以讓你重新認識生命,重朔生命,重新歸化生命。他說,佛法是心靈的瑜伽,沒有心靈的磨煉,沒有改變自己的心,如何解脫自己的心。而解脫是心靈的解脫,讓心靈不再受到錯誤觀念的束縛。
還記得國師那句問話:
“你相信有明天嗎?”
“相信”
“那你相信有來世嗎?”
“……”
“來世就是把明天拉得無限無限長。”
六:一心修行的智誠法師
智誠法師,是我的引禮師。引禮師,就是將我們120人分成12個小組,每組派一位負責管理生活和學習事務的師父。智誠師曾作為居士班的授課法師代表,但是這次并沒有給我們安排課程。
師父長得斯文白凈,有書生的儒雅。寺里的義工說,你們師父是才子。看過師父手機里的照片,各種他親手書寫繪成的墨寶字畫,果然。師父像個真正的出家人,性子不緊不慢,淡泊無爭,一心修行,再緊急的事情,在他面前,都云淡風輕,在他面前,我們便也跟著慢了下來,每每看別人硝煙彌漫,我們卻自安閑自在。只是在討論到關于“廣學多聞”還是“一門深入”更好的時候,師父勸導我們:人生苦短,精力有限,欲想修行,當一門深入。
然而師父也有急的時候。當我幾番猶豫,還是把心中的幾個疑問拋出來時,師父急了,鄭重給出答案,并在課后馬上至經書流通處,為我請來經文典籍。又留下微信號,在我結業離寺后,依然殷殷關切,勸勉再三,囑我排除雜念,專心誦讀。
……
以上幾位是我此次出家班接觸最多的師父,當然我們的師父不止以上幾位,還有永遠溫暖親切如沐春風的曙進法師,還有教禮儀的湛空法師、教禪修的演贊法師、教因果而命運的寬德法師、教佛教孝道觀的悟定法師、教如何實踐佛法的慈如法師、甚至教古琴的康夫老師、教書法的悟全法師,以及教禪茶的帥氣的九零后宗敬法師,以及對我們一樣親切和靄的其它組的引禮師等等,只是相對來說,上面幾位是我們最熟悉的而己。
脫離校園多年未曾感受過如此溫暖的師生情,而十一天的朝夕相處,也讓我對傳統的師道有了新的認識。感恩普陀寺,感恩智慧又慈愛的師父們。這一段經歷,將作為我生命中美好的一頁永存于記憶中,讓我時時銘記,常懷感動,常懷慈悲。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