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珠海普陀寺短期出家的日子(4)國歌與禪音

這兩天糾結了很久,2寫了報到,3寫了師父們,4該寫什么,是寫七天齋戒過午不食(過午時后不吃任何食物包括晚飯和宵夜)的體驗,還是寫寺里安排的各種課程帶給自己的感悟,是寫三步一拜身體與心靈的觸動,是寫首次感受禪修的神奇,又抑或領略到禪茶、古琴的驚艷?是寫120個可親可敬的同修,又或是寫辯題大膽得出乎意料幾乎觸及出家人底線的辯論會?又或是,寫我最想跟抑郁癥朋友們表達的、幾個師父對我的疑問給出的回復?


每一樣都想寫,但是,翻翻五六十頁的筆記,又覺得都還沒準備好。

是的,我的心,又飄回了寺院。我在尋找那種最初的感覺。

前天,我出去辦事時順便抽空看了場正在熱映的“戰狼2”。看到最后飄蕩的五星紅旗,我的思緒突然回到了開學典禮上。

是的,沒錯。我們出家班的開學典禮,在奏佛教經典歌曲三寶歌之前,是要先奏國歌的。

當音樂響起,看著身著僧衣的師父們包括臺上的果老、當家師等全體肅立,認真地唱國歌的時候,我的內心震憾之余,又心存疑惑。

直到后來聽到悟和法師面對面座談會上,法師指導在家人應以社會責任為重,話鋒一轉提到最近的國際時局,云假如中印開戰,作為佛教徒也不應袖手旁觀,“上馬殺敵,下馬學佛”因佛法無國界,但佛教徒有國界,佛法不能凌駕于國法之上。

后來也看到明生大和尚的開示:“愛國愛教。國興則教興,離開了祖國和民族,佛教事業就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縱觀抗日戰爭時期,就出現了許多熱血的愛國僧人。對比網上那些所謂精英、美分黨們,大和尚與師父們高尚的思想情操,不禁令人肅然起敬。

其實自古以來,從歷史到野史或小說,有許多僧人的形像都很豐滿,或有血有肉,或超脫凡塵,尤其在文學里。

寺院,僧人,在文學里,帶給人許多美麗的想像。

“因過竹院逢僧話,偷得浮生半日閑。”你看,光是出游時偶遇僧人說說話,就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閑適,在這紛擾的世事中暫且得到片刻的清閑。

賈島的“島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是不是一個很美的畫面。我在寺里的時候,寮房陽臺正對著鳳凰山脈,晚上回到寮房,常常在洗衣收衣的瞬間一抬頭,就看到一輪山月斜掛在山頭,那一刻突覺心中澄明一片。記得有一晚,寮房里很熱,師兄們俱已睡去,寺院周圍萬簌俱寂,我悄然步出寮房,很想在這樣的月夜,趁著晚風在寺里安靜走一圈。園林式的寺廟,回廊,庭中有園,園中有樹,樹下有花,花畔有池,池中有蓮,多美好。

記得蘇軾曾經寫過一篇《記承天寺夜游》:“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未寢,相與步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松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這種境界著實使人向往。

當然最后我沒走成,甚至樓都未來得及下,因同住的慧英師兄喚住了我,于是兩人倚著欄桿,面對著宏偉的五時寶殿,和遠處黝黑沉靜的鳳凰山脈,在五樓的走廊里,暢談了一夜。

其實我最愛的,除了寺里的夜,還有清晨寺里的鐘聲。鐘聲總能給我們美好的想像。“南屏晚鐘”、“禪院鐘聲”,我們大約都能唱兩句,而這首詩“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中國人更是耳熟能詳。這個夜半鐘聲,我很懷疑是不是就是凌晨四點半的鐘聲。

寺里每天四點半集合,到普光明殿上早課。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在黑暗中獨自一個人穿過普光明殿,繞過天王殿前正在燒第一柱香的師兄,穿過蓮池,穿過山門,穿過山門前的廣場,不知不覺走到廣場邊沿,再往前一步就是停車場。正欲抬腳邁下階梯,卻忽地怔住了。鐘聲。洪亮的鐘聲如在耳邊響起。我猛然停住。24號凌晨,我們報到第二天,在早課之后,曾經在師父們的帶領下圍著寺院周邊結界,而山門外廣場,就是以停車場為界。“里面才是凈土,外面都是污穢。”“結界之后,不可出界”。呀,就差一步,就踏出去了!

我一額汗,猛然回頭,拔足狂奔回寺。

晨鐘聲聲,普光明殿里,燈光漸亮,殿門依次打開,大殿外,我們排著整齊的隊伍,雙手疊放于腹前,在黑暗里靜默著。隊列前的僧值師、引禮師,站成一棵松,在鐘聲中進入禪定。我閉上了眼晴。“聞鐘聲,煩惱輕,智慧長,菩提生”。就讓這鐘聲一直敲下去吧。

鐘聲過后,隨著鐘樓一聲劃破黑暗的推窗聲,左邊鼓樓里,鼓聲緊密有致地響起。由第一隊的師兄起,踩著緊密的鼓點,我們一隊隊靜默有序地分成兩排魚貫進入大殿。氣氛莊嚴肅穆,好幾次我眼前忽然出現一個場面:莊嚴肅穆的大殿前,一隊隊少林僧人魚貫而入,在緊密的鼓聲中集結,連空氣都是緊張而凝重的,一場大戰眼看一觸即發……

當然這是我的想像哈,武俠小說看多了的結果。佛門凈土,清靜之所,焉有殺伐。

這就是我們每天上早晚課的普光明殿。沒找到我們在大殿前排隊的圖片,因為實在太早啦,攝影部的義工菩薩們還沒到,而且四點半天還沒亮也拍不到,上一張白天的圖,大家想像下。

這是大殿里面

在寺里,雖然與世隔絕,其實“聽覺”享受很豐富,木魚,磬,鐘,鼓,打板,當然更少不了早課晚課的念誦以及各種共修、法會的唱念。有時候簡簡單單一句反復念誦數百千遍的“南無阿彌陀佛”或“觀音菩薩”,都能念得人淚流滿面。不過我覺得最美最有意思最有禪意同時也最接地氣,在別處即使同樣的情景同樣的人,也體會不出那種感覺的,當是禪茶與古琴。

你也許會說:茶藝不是與味道、視覺有關嗎?與聽覺有什么半毛錢關系啊?有的,大大的有,尤其是禪茶。請聽我慢慢道來。

教我們禪茶的,是一個位輕的九零后法師——宗敬法師。長得極是清俊秀逸,氣質清雅,著一襲僧衣,在茶席前一坐,更有一股超凡脫俗的氣質。12組的小妹妹就曾為到底是宗敬法師帥還是同為九零后的7組的仁杰法師帥而各執一詞。

話說現在的茶藝表演很多,但是能有幸在寺院里,看到年輕清俊的法師,在莊嚴的寺院里表演禪茶,這樣的機會,真不是很多。所以在現場看宗敬法師表演的時候,真的是被震住了。

碳爐,水壺,準備就緒,茶桌擺上茶席,茶葉茶洗茶泡等茶具一套,備上凈瓶鮮花香燭菩提手串,在悠揚的佛樂聲中(注意,聽覺享受來了),凈手,禮佛,調息,燃燭,焚香,煮水,候湯,溫杯,燙盞,賞茶,投茶,注水,潤茶,待湯,分杯,敬茶。

禮佛后,在宗敬法師煮茶、泡茶的過程中,演贊法師一直從旁侍立在側,泡完分杯后,演贊法師端茶敬獻三寶,每一步,都恭敬謙卑,宗敬法師則閉目合十,在悠揚的佛樂中進入禪定,氣氛莊嚴,肅穆,使人頓起恭敬之心,內心清凈,茶未喝,已如一股清流滌蕩心頭,洗去心中污垢。

作為六大茶類中比較少見的白茶,素有“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之稱,而這次,宗敬法師竟拿珍藏了八年的老白茶泡給我們喝。想像一下,在這樣優雅安靜莊嚴肅穆的場所,耳邊聽著梵樂,心里默念著佛號,喝上一杯世上最純凈的世外之人親手給你泡的清茶,是怎樣的一種享受?小心地捧在手中,聞香,觀色,細細品之,細細回味,只覺香味醇厚,沁人心脾,回味甘香,清涼無比。耳聞圣樂,口賞清味,陶然忘我矣。恍惚間,仿佛置身深山古剎,松澗下,山溪邊,禪師撫琴,童子煮茶,未幾,茶香裊裊,琴聲幽幽,伴著松煙水霧、松濤水流,不知人間何夕。

宗敬法師說,禪茶文化的精神是“正、清、和、雅”,禪茶的“正”就是八正道,例如我們的組名“正定”就是八正道之一;“清”就是清凈心;“和”就是六和敬;“雅”就是脫俗。正清和雅,以恭敬之心泡茶,莊嚴自己。茶文化,其實就是培養內在的氣質。

宗敬法師又說,禪茶有六和:“1.身和同住;2.口和無爭;3.意和同悅;4.戒和同修;5.見和同解;6.利和同均”。這里每一個“和”都涉及做到人的智慧,想了解的親們可自行百度。

至于好端端的茶文化,為什么跟禪扯上關系呢?我想,大抵能從禪茶六度中看出來:

1.? 遇水舍已,而成茶飲,是為布施;

2.? 葉蘊茶香,猶如戒香,是為持戒;

3.? 忍蒸炒酵,受擠壓揉,是為忍辱;

4.? 除懶去惰,醒神益思,是為精進;

5.? 和敬清寂,茶葉一如,是為禪定;

6.? 行方便法,濟人無數,是為智慧。

視頻為宗敬法師在為我們表演禪茶

好,說了禪茶,該說說古琴了。

給我們上古琴課的是前星海音樂學院的老師康夫先生,廣陵派傳人。不過康夫先生的學問可不僅僅在古琴上,還講了音樂與五行的關系,與人體的關系,與顏色的關系,與方位的關系,與食物的關系,以及調養身體的方法。康夫的博學多聞與新奇的講課方式,以及豐富多資的動作語言,使整個原以為嚴肅枯燥的古琴課,被他講得大家笑不絕口,整個課堂都生動起來,跟著他念掰著手指頭念“木生火,火生土”,你看視頻里他給我們上課時的熱鬧就知道了:

關于康夫老師上課的內容,因當時是在法堂上課,手頭并沒有紙筆,但是我又很想記下來,靈機一動想起藏在胸卡里的的抄咒語的小紙條,于是利用字條背后的空隙,然后借了澳門黃師同樣藏在胸卡里的袖珍筆,飛快地記下來。精力有限,就不在這里打出來了,大家看圖吧,大家如有興趣,可按圖上內容慢慢琢磨,

舉例:中指對應的是脾,脾對應的音符是“1”即“哆”,脾五行屬土,土的顏色是黃,方位是中,故,如你脾不好,可多吃黃色食物,吉利位置是中,多聽“哆”的音樂,多穿紅色(火生土)(PS:因當時匆匆記就,不知是否有誤,如康夫老師有幸看到,請指正,感謝:)

《黃帝內經》中記載:五臟有聲,聲各有音,曰:

宮亂則病在脾,

商亂則病在肺,

角亂則病在肝,

徽亂則病在心,

羽亂則病在腎。

充滿歡笑的古琴課最后在康夫老師的一曲“流水”與宗敬法師的“普庵咒”中圓滿結束。悠揚的古琴在莊嚴靜穆的法堂里,琴聲聲聲入耳,拔動心弦,神思如回到了古代,在月夜的山林中,圍觀一場伯牙與鐘子期的相會,一曲終了,余音繚繞,謝罷老師,起身收拾蒲團,心猶在回味。古琴,也許是世界上最多的由演奏者轉為自制者的樂器吧,為此還有專用的名詞“斫琴”,看它所用的材質為“有鳳來棲”的梧桐木,就知為何它的聲音如此動人。老子曰“五音令人耳聾。”我想這五音一定不包括古琴:)

有想看康夫老師講課視頻的,請大家移步普陀寺公眾號觀看

短期出家 | 反聞聞自性解脫借音聲 古琴聲中的禪修(含視頻)

(本想像禪茶的視頻一樣讓師兄幫忙找出鏈接貼上的,因師兄工作繁忙不便打擾,故此視頻只能煩勞大家移步原文鏈接觀看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401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011評論 3 413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263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543評論 1 307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323評論 6 40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874評論 1 321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2,968評論 3 439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095評論 0 286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605評論 1 331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551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720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242評論 5 35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3,961評論 3 34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358評論 0 25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612評論 1 280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330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690評論 2 37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