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熒屏開年,又是一片IP劇的天下,《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大唐榮耀》等網上網下收視看似一片繁華,但距成為爆款作品尚有不小距離。在過去的2016年里,大IP改編影視作品紛紛撲街,幾乎全軍覆沒,收視口碑均下降得厲害。
與此同時,各大視頻平臺也都加大了IP作品和自制劇的開發力度,更多的資本以及專業的制片團隊的入駐,其制作成本已然比肩傳統電視劇制作成本,屢屢號稱單集成本超百萬。而另一方面,除了少部分話題度較高的IP改編作品,如《歡樂頌》、《孤芳不自賞》等,真正優質的內容并未出現,各種諸如價值觀物化、抄襲、摳圖等問題尚未爭論清楚,又陷入播放數據造假的深淵。
日前,搜狐視頻舉辦了自制IP劇(即原創劇本,非已有IP改編)《屏里狐》慶功宴,其總播放量突破3.3億。這被視為搜狐自制IP劇的一次成功,搜狐董事局主席張朝陽親自出席慶功宴并接受采訪,言稱“我們的平臺堅決不造假,不許調數字。” 并表示“我們還得防,專門開發軟件,發現訪問量突然變大,某些IP異常刷量,我們就會把它屏蔽”。 對比2016年眾多單集播放破億的大熱IP劇集,非IP、無大牌、純新人的《屏里狐》3.3億播放量,“小”得非常有意思。
虛假數據帶來的虛假繁榮,讓近年少見優秀的影視作品出現,但市場價格已然翻了幾番,究其原因,是因為演員的價格過高。國際慣例演員團隊成本占比應在30%以下,但國內已高達60%-70%,這導致了后期制作經費不足,難出精品。
與此同時,搜狐視頻自2015年以來就反其道而行,逐步減少大IP的投入,逐漸向“小而美”自制劇方向靠攏。從《親愛的,公主病》、《法醫秦明》、《刺客列傳》到《屏里狐》等等,搜狐出品的一系列自制劇始終貫徹“小而美”的理念,并非大IP或者干脆是編劇原創IP,大量啟用新人而非大牌,保證制作水準,依舊獲得了市場的認可。
“好萊塢有很多偉大的電影,但不是因為有一個大IP,或者說很多偉大的電影不是因為有巨額的投資,恰恰是因為內容,這更需要創作者把握人們的需求。故事千千萬萬,總有某些故事能引起人們的共鳴,這需要制片人的慧眼和創作。藝術是多元化的,為什么我們的競爭對手比我們花錢多,買最大的IP,找最牛的演員,最終還是打水漂,而且這種情況已經發生了好多次。因為視頻行業的競爭不是靠錢競爭的,我們將重點加強自己創造IP。”張朝陽在采訪中說道。
張朝陽還稱,除去已在16年購買的頭部劇外,2017年的重點將在自制劇。其中,廣受好評的《無心法師》、《法醫秦明》、《親愛的,公主病》等第二季已經完成拍攝,進入收獲期。
而在一個IP兩連吃,影版劇版分開賣的潮流下,搜狐視頻仍將繼續集中在最熟悉的網絡平臺上發力,沒有任何電影策略。專注做小,而非一味鋪大。一方面是電影市場另有規則,徒耗IP并無好處,2016年的IP改編電影票房已經證明了這一點;另一方面,多個版本卻無優質產出,也是在消耗觀眾。
“過去幾年,每家企業都覺得自己錢多,要花錢把別人花死,砸錢把用戶都帶過來,這個概念是不成立的。如果真正能不斷創造出優秀作品,別人是砸不死你的。過去幾年價格定得這么高,都是在誤區當中。不要指望花錢把別人砸死,你還是要集中做好內容,就一定有人看。”在張朝陽看來,社交網絡或者爆炸性的產品具有排他性,但視頻行業是允許多家共存的。
現階段,各家瘋狂囤IP、買播放買的滿城風雨,結果只能靠越來越長的廣告支撐高額的購買價格,這并不是一個可持續的模式,市場已經畸形。搜狐在如此的市場環境下開始強烈轉型,伴隨著自制劇出現的收費模式,才是市場的合理未來。自制劇讓網絡視頻公司逐步由播放管道走向幕后,開始參與制作,成為內容的提供者。“匯集整個搜狐娛樂以及搜狐新聞媒體平臺播報的能力,搜狐未來將是全娛樂公司,這樣才能閉環。撇開一個好的互聯網公司之外,我們早年就有一個夢想,成為時代華納一樣的媒體和娛樂公司,我們的夢想正在實現。”
在以“小”自制搏“大”夢想的路上,盈利是第一步。張朝陽稱,根據搜狐現階段的商業模型、用戶增長趨勢、內容成本、收入增長來計算,預計將在2019年實現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