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好好學習》有感。
1)
之前說過,臨界知識,其實就是對事物更底層規律的總結。
為什么說學習臨界知識很重要呢?
因為在很多情況下,看起來復雜多變的系統,其實是由背后簡單的基本規律決定的。巴菲特的合伙人查理芒格也曾提出,“我們要真正認識這個世界,就必須理解并掌握重要學科的基本規律,并把它們當作基本的思維模型來處理問題。”同樣,臨界知識也是遵循了相似的道理,用簡單的基礎規律來解釋復雜的世界現象。
2)
作者在書中,用TED演講來舉例,非常形象地說明了這一點。很多人都喜歡看TED演講,那你有沒有思考過為什么那些演講會吸引人呢?如果只是一個演講打動人心,那可能是個人能力原因,但是如果你看到很多場演講都能打動人,背后很可能是有規律的,那關于這個規律你有沒有去探尋過呢?
對這種習以為常的事情有探尋原因的好奇心,就是發現事物背后規律的第一步。事實上有人就專門研究和總結了這個規律,寫出了《TED演講的秘密:18分鐘改變世界》這樣的暢銷書。
你懂得了背后所隱藏的規律,你就知道他們是如何把一場演講講得如此動人了,并且也可以把它應用于實際生活中,比如跟人聊天時我們如何講話能打動對方?讓對方感覺舒服并且能迅速對你產生信賴?臨界知識的掌握,能幫我們打通生活各方面的知識堵塞。
如果你能夠進一步地去尋找這個規律的原始出處,你就能夠用更加基本的原理來解釋這個知識。比如大家都聽過的一萬小時定律,現在大多數人也在學習這個方法,聽著也是非常有道理,它告訴了我們只有堅持在一個領域打磨足夠的時間才能變得專業。
但是如果你仔細去尋找它的出處的話,你就會發現,這個結論是來自于一個心理學家對小提琴手的一個研究結果,那么你就會對這個結論的可能適用范圍和可能的局限有更清晰的認識。
其實尋找臨界知識,也就是尋找問題的第一性原理。
3)
這一點自己也做得不好,思考的太少。而想掌握臨界知識,就必須要學會深入思考,在這過程中你的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會得到提高。
人與人之間最本質的差距,就是認知。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發現生活中的大多數人,都是懶得思考的。
在尋找臨界知識的過程中,雖然我們的假設都不一定正確,但是這并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我們具備了這種不斷質詢、不斷探索的學習能力。在這過程中你會逐漸進步,你的假設會進化得越來越可靠。
學習、思考、踐行,從反饋中驗證調整,去尋找出更多的臨界知識,掌握事物最底層的規律,讓人生開掛吧。
璐籽堡
死磕自己,時刻審視自我。每一分鐘都是修行,每一分鐘都不辜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