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大家加入天賦組這個魔法的城堡。相信會有小伙伴會糾結和擔憂,和恐懼:會有足夠多的時間上課嗎?會不會沒有啥收獲啊?能不能按時完成作業……
我是juju,90后寶媽,妞妞下個月國慶節滿1周歲了,因為這幾天生病,非常粘我,所以在這個時間段會需要我陪伴,本來應該現場語音分享的,我就提前錄音啦。我喜歡英文兒歌和寶寶繪本,愛學習愛勞動,健身,跑馬,學編程,還有好多好多,希望遇見更多同頻小伙伴,碰撞出絢麗的火花。
切入正題,歡迎大家加入天賦組這個魔法的城堡。相信會有小伙伴會糾結和擔憂,和恐懼:會有足夠多的時間上課嗎?會不會沒有啥收獲啊?能不能按時完成作業……
我自己是個容易擔心這個害怕那個的人,不安全感會非常凸顯。這次我要分享的就是,挪開恐懼的大石頭,讓天賦向上而生。
先舉幾個例子吧。
恐懼的行為模式
??【腦補根本停不下來】幾年前,租房用的是煤氣,擱在廚房的煤氣罐對我來說像個定時炸彈,強烈要求用電磁爐,男朋友說電磁爐的火慢,沒有明火燒菜好吃。每次看到那個煤氣罐,我就腦補一堆:突然爆炸血肉模糊,真疼啊!突然爆炸我怎么躲,是背過身去,往隔壁房間跑,還是抱頭蹲下,還是趴在地板上。罐子畢竟是鐵,爆炸的沖擊力肯定超強,要扎在身上,肯定變成刺猬,疼死了,還不如先把我砸暈。睡覺前多次檢查,是否關緊了,萬一漏氣了,那不就被悶死了嗎?既然這樣,那就把廚房門關好,把窗戶打開睡覺吧,就算煤氣泄漏了,廚房泄漏不了多少,而且臥室還有通風的地方,而我每天早上起來第一件事情就是貓著腰慢慢打開廚房門,同時用鼻子仔細聞聞有沒有煤氣味。
??【十分在意他人的感受/態度】 ?溝通時,會琢磨對方的語氣和揣測對方的態度。最近應聘上了英語幼師,hr和行政加了我微信,告知和討論一些工作上的事宜,我會反復看她的信息,確認了再打出自己的答復,當然是刪了又寫的,哈哈,來因為要考慮,內容夠不夠簡潔,語氣合不合適,這個詞用中文還是英文等等。比如我咨詢她中途休息時間是幾點到幾點,多長時間,她回復后說培訓期間按我怎么方便怎么來,上課期間得和搭檔配合做決定,沒有回復我時長,我就猶豫要不要告訴她關于我還在哺乳期的事情,怎么說比較合適,怕說了人家會有意見,怎么不在發offer的時候說呢?
??【盲目輸入】 ?關注了許多網課,關注的udacity的機器人學習課程,看到了光明的前景,就想報名;看到PPT的廣告文案,即使工作上用不到,也會感覺學了肯定有用的,所以也蠢蠢欲動;看到條理清晰的手繪,剛好自己欠缺這一塊兒,迫不及待地入坑……這些都是我害怕錯過變厲害的機會時,產生盲目輸入的反應。
合理使用vs過度使用
??合理使用:比如我害怕電,用吹風機吹頭發時,三角插頭不是那么容易就插上去了,所以把插頭接上后,我會用手背按下去,就算漏電,手被電擊了,也會回彈,大不了疼一下,也不至于五個手指把漏電的插頭抓緊,那肯定沒救了,你想想,整個人都被電得發抖,一會兒就黑了,媽呀,不敢想下去了。所以這個習慣我一直保持著。
??過度使用:在群聊時,很少暢所欲言。十分注意自己的用詞,說話常常反復斟酌。就算自己想到一句搞笑的,也要考慮當不當講。說多了擔心刷屏,擔心別人覺得我在自嗨,這是極不好的。或者牛頭不對馬嘴,冷了場,也是極尷尬的。寫出來才發現自己真的是那個“想太多”的物種。這些顧慮按照客觀時間來看就是幾秒十幾秒的事情,但主觀上會感覺腦袋里糾結了半個小時,真的心累啊!
解構冰山
第一次報名參加作業分享時,我的心情是忐忑的。雖然想挑戰自己,但隨之而來的恐懼也讓我顫抖。萬一自己并沒有理解課程精髓怎么辦,萬一就我的分享最渣怎么辦,萬一作業都沒有過關怎么辦,萬一連作業都沒有完成怎么辦?那不打臉嗎?而且還浪費別人的時間。
分析一下,我的行為是報名,而推動的情緒是恐懼和焦慮,恐懼和焦慮的背后其實是:我期待自己能夠表現得很棒,獲得別人的贊美和認可,因為我渴望被認同。也就是我希望通過報名給自己一個沒有退路的選擇,以“斷后”的方式逼迫自己去應對隨之而來的恐懼和焦慮。畢竟獲得認可總是需要付出代價的嘛。也正因為如此,我在作業上比較下功夫,當然離不開組長熱情的鼓勵啦,么么噠,嘗到甜頭后,接著就有了第二次分享,第三次在總群的分享。
每當我感覺自己已經把腦袋掏空了,不可能再有新鮮的東西拿來輸出了。組長的甜言蜜語一出現,我就禁不住誘惑,答應了就得辦到嘛,比起害怕表現不好,更害怕食言,所以每次抱著腦袋搜搜刮刮,還真刮出不少新的思考,哈哈哈哈,比如這次分享也是一樣。
所以呢,引用看的一篇關于安全感的文章里的一段話分享給大家,我發現自己其實就是ta的實踐者,并深受其益。
不安全感,從根本上來說,來自于自我懷疑,以及對自我的不確定,所以你要主動地用行為去影響你的思維,這也是增強安全感的一種方式。思維與行為,本來就是相互影響的,如果你的心里沒有安全感,可以先通過你的行為表現得很有安全感,當你真的這么做了,你的行為反過來就會加強你心里的安全感。
各個角度擊破冰山
接納它的存在,相安無事;非要搞事,那就別放過它。
1. 【強化自信力】發揮以小見大,捕風捉影的偏激觀察力,找出盡可能多的線索和證據,讓自己相信,這都不是事兒。
2. 【減低心理預期】給自己設定一個60分的目標,管他的,老娘就嘗試一下,做及格就可以了,錯了又不會死,下次再來。
3. 【恐懼合理化】正態分布告訴我們,非常拔尖和非常差的總是占最少的一部分。中等得分的占大多數。如果想要拔尖,那再大的壓力和恐懼也該承受,人家也是一樣;把我放在人群里,也就中等水平,中上or中下的區別而已,能差到奇葩的地步,那沒辦法了,我就是辣么獨特啊!
4. 【超越他,然后忘記他。】如果因自己的嫉妒之心而恐懼,我會開啟戰斗模式先審視自己的位置,找出差距,然后利用看不見心不煩的辦法,不關注ta最近的動向,自己死磕兒一陣子,超越,然后忘記。如果無法超越,那最好的解藥就是“看不見”。
5. 【Say it aloud】把內心害怕的東西,雜七雜八捕風捉影的擔憂,通通吐出來告訴一個自己非常信任的好朋友,尤其是能給你正面力量的,看看ta的反應和回答,我常常在吐的過程中就理清思路釋然了。
6. 【恐懼極端化】如果注意力老是集中在糟糕的結果上,那干脆讓想象力飛一會兒,盡力夸大負面的結果,并想象怎么應付,大不了一命嗚呼。讓腦袋經受一次次暴風雨,拉回現實時,發現自己的處境還好。把準備的堡壘再檢查一遍,沒問題就擱置一邊了。
最后一條,是今天跑步時突然冒出來的點子。
7.【轉移害怕焦點】比如開始運動,又擔心自己堅持不下來,那不如強化對肥胖的恐懼。想象自己渾身肥肉,即便看起來不胖,但過高的脂肪率,所以蝴蝶袖隨風翩翩起舞,隨便走兩步,大腿的脂肪就跳起了disco,那畫面,不要太美膩了。哈哈。
如果極度害怕某件事情,那就干脆避開。比如我害怕恐怖的東西,打死也不看什么恐怖片,一律避開。我覺得這樣挺好的。因為我不需要去挑戰自己這塊兒恐懼。
在你感到恐懼和焦慮時,希望我的分享會給你們對付恐懼的靈感~
小伙伴們,準備好了嗎?讓我們一起挪開恐懼的大石頭,讓天賦向未來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