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世界上是不是有這么一種叫社交障礙的病。
每天除了吃飯就把手機扔的遠遠的,看見未讀消息也不敢點開,連查收郵件的時候都戰戰兢兢。
看了消息自欺欺人的假裝沒看見,時間長了連回復都不想回了。
沉默指數都能列出一條跟人數正相關的方程了。我覺得如果我有什么超能力,一定就是在人群中隱形。
跟Siri的交流越來越流暢,天天用英語問他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但每次一張嘴說中文,都感覺有一個世紀沒聽到自己的聲音了,語言組織能力回歸小學生水平。
沒人說話的時候覺得屋里靜的可怕,心想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手機要是叮咚叮咚的響起來,又恨不得他們都消失。
秀兒說要親親要抱抱,室友找我過生日,大組長給我找導師,學霸霸告訴我他去做家教元旦跟他女票去濟州島,黨員幫我去給獎學金簽了字,中介回了美國也還在幫我改文書做申請,呆呆卉買了化妝品找我拼單,Cota給我錄了他們圣誕節布置的家,刁說他有了女朋友問我最近過的怎么樣,Jeff說他期末考完試了也收到了我的明信片,吳博士總分享給我一些meme和笑話。
看起來生活一帆風順,前途一片光明,但是我一個都不想回復。
能不能不要仗著我對你有點兒感覺就得寸進尺你是我什么人啊?過什么生日不就是走個過場順便要個生日禮物何必呢?你女朋友也是北京的你怎么不問她北京高考用什么卷?你去濟州島去做家教又關我什么事?你這種富二代有女朋友不是分分鐘的事21世紀了能不能好聚好散別再糾纏?
然而想說的一句都不能說,該謝的還是要謝,中介也不得不認真應付。
吳博士每天陪我聊天聊了三個月,有的時候一恍惚,總覺得我好像沒跟前度分手,想把每天發生的事情跟他吐槽,好玩兒的鏈接和截圖發給他看,然而事實是,三個月了我連人家的名字都記不清楚。果然不喜歡就是真的不喜歡。什么空窗期什么緣分什么日久生情,都是借口。
有的時候都不知道自己是不敢,還是真的不在意。
美國人的friends of benefits簡直就是最符合時代潮流需求的發明。又能談心又能暖床又能fuck又能帶回家給父母朋友,就是不投入感情不用負責任,誰先動心誰就輸了。
昨天申請JHU的時候把畢業日期填成信用卡的截止日期了,學校還認真的給我回了郵件問我確定要今年申請么。明天一早去香港的車票,兩個小時以前發現通行證還在北京,我爸買了明早的機票給我送來,說就當自己是順風了。媽媽以為訂的賓館是兩張單人床,想讓爸爸一起去香港,我猜的原因,我不想說。
突然想起來爸爸媽媽的結婚紀念日是95年12月12日。
我的生活真他媽的神奇。
前段時間有個北郵的師兄約我出來吃飯,正好趕上我寫《我后悔了》的時候,所以磨了兩個月實在煩了才同意。晚上回到家他女朋友用他手機給我發微信,說我把你刪了以后你們不要聯系了。一臉懵逼被小三的我想都沒想就刪了,一夜無夢。
再后來我拒絕了秀兒,秀兒把我刪了,晚上我就夢見無名了。我一直說秀兒像彭于晏,其實這么多年我都沒遇到過這么像無名的人。我也不知道到底是,從此愛上的人都像你,還是碰巧我喜歡的是你這個類型的。
今天安安轉發了一條微博,鄙視了一個記了七年暗戀日記的M兔小姐。雖然一眼就能看出來是營銷號編的故事,評論里仍有很多人說,三年不聯系從沒在一起過怎么可能還喜歡,是心理變態吧。那你說,我這種九年都放不下的,是不是特別心理變態。
評論里有一句倒是說對了一半,M兔不是現在還喜歡莫奈,她是在懷念當年喜歡莫奈時的自己。M兔的確不是現在還喜歡莫奈,但她也不是在懷念自己,她是忘不了記憶中那個被自己無數倍美化了的莫奈。
今天有個師姐找我做關于友誼的心理測驗,要求必須是同性,我想了想同性好朋友我好像只有一個,現在還在地球的另一面,異性我倒是能給你找出一堆來,師姐心里一定在罵我是個婊。
因為異性不用搶男朋友啊,異性不用你陪他上廁所吃飯逛街看電影買化妝品啊,異性不用你嫉妒啊,異性不用你愛他才能做真正的好朋友啊,異性不用你的小心思揣度他的小心思啊,異性可以說不聯系,就不聯系了啊。
每天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帶著耳機,寫文書交申請聽歌看劇打游戲,然后流著莫名其妙的眼淚入睡。
腦袋里清醒的不得了,所以沒有原因的傷心根本無從阻止。
社交障礙又如何,最后沒有朋友又如何,等不到自己喜歡的人又如何,變不成想要變成的樣子又如何,撇下或被整個世界撇下又如何,明天就能見到我爸了誒嘿嘿。
Safe flight!(手動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