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一派學問——整理術,后發展成一個行業,形成一種職業——職業整理收納師。
這類書籍有《整理是一切的開始》《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術》《掃除力》等。
今天以《掃除力》一書為題,來說下整理術的核心精要。本書核心理念,提倡運用掃除力改善個人磁場和心靈,給從而你帶來好運氣,通過掃除體會幸福。
本書主要講解掃除房間的具體步驟、對房間和個人的掃除以及如何養成掃除的習慣。
對房間的大掃除包括廚房、客廳、臥室、廁所,玄關等;
對個人的大掃除,個人形象方面,自身攜帶的包包的清理,自己衣服的清洗;個人信息方面,及時清理電子郵件、app以及清理不用的微信公眾號,把有限的時間投入到真正會去閱讀的信息中,讓思路變的清晰;個人身心方面,每天晚上是刪除今天遇到的小煩惱,及時的解開,不讓不愉快過夜,即對自己內心一次清理,帶著好心情入眠。
本書有關掃除的內容就總結概括這么多,具體如何整理掃除,還是要去看書。我主要是想借由這類書籍講講我對掃除及整理的三點理解。
第一點 刪除
刪除就是給我的生活做減法,我們生活學習都在往自己的腦子里,往自己的家裝東西,而沒有減少東西。結果時間長了,家里到處充滿著雞肋一樣的垃圾物品,想扔又不舍得扔;大腦里堆滿了大量的過時的垃圾信息,沒有得到及時清理。
因此,要刪除多余,刪除繁雜,刪除一切不必要的形式,只留基本夠用就行,讓自己工作和生活內容變得清晰,自己的思路變的清爽。 最后,顯露出最重要的人和事,一切變的很簡單。
當你刪除到無形無式,就是《笑傲江湖》的風清揚的無招勝有招,就是《倚天屠龍記》的張三豐交給張無忌的太極劍法,忘記一切招式,而是能夠隨招就式,存乎一心,能生萬法。
在這個刪除的過程,我更多的需要整理,這就是我想聊的第二點,整理
整理是什么?整理是給與原來不混亂的,無序的事物整理出一個有條理的順序。
自然規律就是熵增原理,簡單來講熵增原理是說在一個封閉的系統里(如一個房間里)無序的,混亂的,不做功的狀態會越來越多,不會減少。如一個房間里如果不收拾,不打掃,房間里的物品只能越來越混亂,越來越無序。我們在想找到一個東西,就會花費比原來房間在有條理順序的狀態時多一部分時間,這多出來的一部分時間就是不做功的狀態。
我們生活的目的是有條理順序,更好生活。有條理就是一個很好的排列狀態。
我們除了整理自己的房間,還可以通過寫作等方式整理(梳理)自己的內心,自己的價值觀思想。所謂梳理價值觀,裝進你腦袋你里面的思想觀點,排出一個順序,一個優先級,清楚知道什么對你是重要的,什么是更重要的,什么是最重要的。
我所說梳理自己的內心就是讓你心里沒有阻礙你的做事情的BUG,清楚負面的情緒,解開個各種困惑和心結。
這樣你的房間理順了,你的思想里順序了,你的內心世界理順了。你的整個世界就是順了。這就是我要聊的第三點,從物與我的關系到我與內心的關系。
日本的整理術主要強調通過整理物品達到自己與內心的和諧,這是我需要處理一類關系,即人與外物的關系;反過來,當我們處理和與自己內心的關系,自然也能促進與外物的關系。
我經常說,把自己捋順了,你整個世界就捋順了,這也就是達到與自己內心的和諧,進而你與這個世界的關系怎么樣處理就清晰了。這是我與內心的關系,在你的心理沒有自我矛盾的地方,沒有自我內耗的狀態,心中充滿了力量。因此,你的心,就是你的整個世界,一切外物不過是你內心的影射。